第七十五章 山乡巨变(六)-《岁月流歌》
第(3/3)页
所以从近年来国际收支的具体数据看,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资本来源地了,但资本项目的国际收支仍然处于净流入的状态。一些低端的制造业正在大踏步的出走,但质量更高的资本和项目却在源源不断的流入,比如斯特拉等等。
美国在这个时候和我们打贸易战,真是选错了时间。
我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的内循环,美国不能。我国已经进入传统产能和社会资本的过剩阶段,出口远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而美国依然依赖中国出口的廉价商品。美元在全球支付结算体系中的话语权,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因为我们是它的第二大债权人。从跨国投资的垄断优势来看,包括技术、规模、管理、融资等等方面,我国企业资本输出的比较优势,恰恰是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由其可见,资本、市场、投资这三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元素,我国都由过去的需求方变成了如今的供给方,老美还在用技术、市场封锁和军事讹诈的老手段来要挟我们,就有点在耍流氓了。
投资环境的第二个升级版,叫做配套环境。
中西部地区的人们经常在反思,苏南、浙江一带的地方经济为什么发展的那么好?
大家都在搞城市建设,都在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几十年的发展下来,一个地级市的经济规模还比不上人家的一个普通乡镇。
这个问题的根源,可能出在早期地方领导对于配套环境的认识上。
同样的招商引资,人家几十年如一日在一个主导产业上下功夫,进行全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方经济。鞋城、袜城、五金城、皮革城、小商品市场等等,最终成为与这个产业有关的资本、物流、贸易、人才的全球聚集地。
而中西部很多地方的招商引资是啥项目都招,若干年之后,除了房地产外,没有培育出任何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了后劲。
如今我们还在炒房搓麻将,人家已经在“一带一路”的号召下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投资中国城、中资工业园区了,为本地区民间资本的输出保驾护航。
这是新时期最容易抓住的一个财富增长点,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了,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如果再不重视,未来的差距就会更大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