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涨工钱-《穿成农女后我咸鱼了》
第(2/3)页
镇上寻常人家的孩子想要学点什么,去给人家当学徒都得上赶着送礼,然后给师傅当牛做马三五年一分钱不收。
就这,还不一定学到点什么。
但在药坊这里,掌柜什么都不收,也不打骂人,更不藏私,一心教导。
虽然他们都有机会学,但却心中存疑,不明白掌柜为什么这么做,更不确定他们能不能学会。
现在,有了小桩子这个例子在前,再有金钱的激励,想必接下来他们都会用心学的。
苗青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接着对其他三个伙计说道,
“你们三个来的时间也都不短了,做事也都认真勤奋,从不偷奸耍滑,以后就是自己人了,工钱都涨到三百五十铜钱。
好好做事,药坊不会亏待你们!”
原本都羡慕地看着小桩子的三人瞬间高兴的不得了,笑的没有精力去注意别人了。
苗青感慨不已,接着去看小齐大夫和小黄师傅,这两位都是济民医馆出来的大夫。
说是大夫也不尽然,他们都懂医术,但大概只在寻常赤脚大夫的水平,达不到镇上医馆大夫的水平。
譬如小黄师傅就是专精草药炮制,在这方面做得很是不错,之前是在镇上的几个医馆忙碌时节去帮着处理草药的。
济民医馆没那么多草药需要炮制,即使有,也有黄师傅和其他孤儿在。
而其他医馆,要么就是老字号或者有钱的那种,人家有专门的炮制师傅,不请外人;
要么就是又小又穷的医馆,没钱请人,坐诊大夫自己处理或者直接买做好的草药;
只有那些不上不下中等的医馆,草药收多的时候会请几个手艺不差的炮制师傅帮几天忙。
小黄师傅忙碌的时节一个月能在好几家医馆中帮忙。
不忙的时候,就只能随便找点儿什么杂活儿去做,一天赚几个铜钱,好歹有顿饭吃。
至于小齐大夫么,则是医术一般,炮制草药也不太行,只能对草药进行简单的处理,倒是在分辨草药这方面有些天分。
只是同样的道理,中小医馆没钱请这么一个只会分辨草药的人,坐诊大夫就可以身兼这个职位,没必要多请一个人。
而老字号和有钱的医馆,有的是资质更好的人选,自然也用不上,人家的药童都是各方面水平都过关的。
济民医馆收养长大的其他孤儿们也大都是这个情况。
他们比一般人穷苦人家的孩子多了一些优势,但这优势又不够明显,不足以让他们轻松地找到不错的活计。
所以他们大多都做着寻常的活计,甚至只能做些杂活,苦力活,更有些因为身上的缺陷而只能留下照顾那些年纪更小、缺陷更大的孤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