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于张牧的反问,江平没有太过意外。 毕竟在不少人看来,煤老板进入影视行业好像就是为了泡女明星,捧小蜜的。 说实话,之前江平也是这个看法。 但是在陈总手下工作了这么久,江平也多多少少看清了一些事情。 故此只见他脸色复杂的叹了口气道: “牧子,咱俩也是老相识了,有些事我就和你说实话吧!” …… 话说煤老板这个群体的出现,其实源于两个因素。 其一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推出了新政策,允许个人承包煤炭企业。 其二则是因为在2002年的时候,国家放开电煤指导价。 正是因为有着两个客观条件存在,当国内经济腾飞,能源需求开始猛增之时,煤老板们才能站在风口上扶摇而起。 本来一吨煤只能赚几块钱,一万吨煤一年他们也就能赚个四五万。 但是在2002年春节刚过后,煤炭的价格直接上涨到1600元左右。 曾经的煤老板们,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赚得就比之前大半辈子的积蓄还多。 用一夜暴富,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疯狂。 因为他们是夜夜暴富。 并且这样的情况,从2002年开始便一直持续至今。 而这些情况,绝大部分都发生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 只是有得便有失。 因为某些特殊国情,使得煤矿行业竞争毕竟残酷、血腥,加上矿难的频频发生,这才使得不少人一提起煤老板,就会先入为主的有一个槽糕的印象。 这也正是陈总他们的苦恼之处。 因为他们是被时代的浪潮给推上了风口浪尖,所以即便发财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发财。 往日在煤矿行业总结的一套经验,换到其他行业就不灵了。 故此他们手里有钱是不假,可不知道该怎么花。 在这种情况之下,才会有不少煤老板频频投资影视项目。 只是奈何国内影视圈好的项目本来就少,所以能找上煤老板的不是烂片就是圈钱局。 像张牧当初的那部《笔仙》,其实就是属于后者。 “陈总他们不怕亏钱,就怕被人当做冤大头。” 说到这里,只见江平脸色复杂看着张牧道: “要是他们能拍出《活着》那样的经典,就算是亏钱陈总也是求之不得。 可是你也知道,要是真有这种项目,那也不是我能接触到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