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多事之秋-《流光引》
第(2/3)页
水重若淡淡一笑,看来这个鲜于任倒是会审时度势,知道该什么时候出手
鲜于任长身一辑,开口言道:“启禀太后娘娘,许大人年岁尚轻,再加上卢太傅……”,转头看了看早已气绝的卢秋岳,继续说道:“卢贼已经伏法,株连九族,许大人一时糊涂,还望太后从轻发落”。
孙清儿冷笑几声,一字一句地问道:“许和庭当庭辱骂哀家,倘若不严惩此事,哀家今后还有什么脸面立于朝堂之上?难道,鲜于大人心中另有所想”。
鲜于任心中一紧,有些无奈,不动声色地看了看帘后,他自然是知道水重若正在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的。
当下沉声说道:“太后娘娘,许大人虽然出言不逊,但毕竟事出有因,许大人也算是尊师重道之人,倘若能够从轻发落,岂不博得太后宽厚仁爱的美名?”
顿了一顿,鲜于任继续说道:“更何况,太后您自五年前已还政于皇上后,就鲜少在朝堂之上露面了,待皇上自汉南返回帝都,太后您也就自然功成身退了”。
孙清儿闻言,心中大怒,这个鲜于任,是在暗中指责自己牝鸡司晨吗?好大的胆子,以前他也就是一只老狐狸,难道现在他要做猎人吗?
想到这里,心中一动,鲜于任历侍三朝,素来就是个事不关己的主儿,这么多年来,自己与墨晟悠明争暗斗,他看在眼里却从不插手,为人也是谨言慎行,圆滑世故,怎么今儿如此反常?
居然不惜得罪自己,开口为一个六品的参随求情?莫非其中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故作释然地轻轻一笑,“倒是哀家小心了,鲜于大人处处为哀家,为皇上设想,真是难得的忠臣”。
话锋一转,“不过,许大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啊,拉下去,重责三十杖,罚俸一年”。
秦国律法向来森严,杖责之刑也较其它国家重,尤其是行刑的木杖足有海碗口大,常人怕是受不住十杖便气绝身亡。
这孙清儿虽然嘴上说免了许和庭死罪,但这三十杖打在一个文弱书生的身上,想来也是凶多吉少了。
鲜于任张了张嘴,但最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颔首行礼后,便退回了原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