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夺了你的兵权-《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皇帝和中枢大臣主掌军事决策权。枢密院主掌军事行政权。各方面军主帅主掌战场指挥权。

    大宋的军队由中央卫戍军、中央军和地方军三部分组成。

    三衙的握兵大权撤消后,三衙依旧存在,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做为中央卫戍军,暂时由刘延庆统率,驻守汴京。皇帝的宿卫军是殿前司马诸班直,保护皇帝的安全,扈从皇帝左右。

    中央正规军是虎烈诸军和西北诸军。这是大宋的主力军队,负责征伐四方。

    地方军则由当地府州县的都总管、兵马辖、都监统率实也就是过去的厢军、乡兵一类,承担过

    的职责,比如修城造桥、运输粮草等等,也是主力军源。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地方军没有军饷。原有厢军地解决生存问题。

    厢军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户们的夫役负担,但养兵费用太过庞大尤其在今日军队极度的情况下,厢军吃缺额普遍高达七成以上,剩下三成的厢兵都成了官员们赚钱的廉价劳动力,所以撤消厢军势在必行。

    大宋军队的编制一律改为军、将、(营)指挥、队四级,其中(营)指挥为基础单位,每指挥五百兵。在军上设统制,统制上设都统制,但不常设事罢即撤。

    其它诸如指挥系统、募兵制、装备、通信、后勤、军费、军法、军政等等方面基本参照原有兵制,暂时不做重大改动。

    皇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接受眼前的事实。

    李虎太厉害了,步为营,稳扎稳打。先是提升军职品秩,接着军政分离,然后撤消三衙握兵大权,摧毁禁军体系着马上修改枢密院三衙体制,转瞬之间就颠覆了大宋兵制。

    枢密院三衙体制是大宋的根基所在,如今这个根基轰然倒塌,大宋还能坚持多久?

    李虎不待皇喘口气,拿出了四个奏议追猛打。

    四个奏议是即刻建立七路大都督府。

    以朝廷目前的实力,可以固守西北、西南和金军中原,但东南朝廷建立之后它的要目标是固守半壁江山,由此可以预见要议和金国,联手女真人攻打李虎,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长安朝廷必将四面受敌,为此,临时朝廷必须以度,在边境一带建立地区军事机构,以阻挡敌人的攻击。

    按照李虎的奏议,在大同建立代北大督府,铁鹰为大都督,主掌代北军事,阻御金军。

    在陕西兰州立西北大都督府,王渊为大都督,主掌西北军事,阻御党项人和吐蕃人。

    在成都府建立成都大都督府,张关羽为大都督,主掌川蜀军事,确保川蜀安全。

    在襄阳建立荆襄大都督府,毛军为大都督,主掌京西、荆湖军事,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沿江而下,征伐江南。

    在洛阳建立洛阳大都督府,楚逍遥为大都督,主掌中原军事,当前任务是,整修城池关隘,募兵训练,随时赶赴黄河一线作战。

    在长安建立长安大都督府,侯概为大都督,主掌关中军事,当前任务是在长安城的基础上营建新都,争取一年后,完成都城的迁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