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间-《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副帅。宗辅、宗弼正率军于葫芦河南岸和宋军激战。”刘彦宗有些气喘。额头上有一层细密地汗珠。“那支军队是折家军。大约有两万多人。攻击异常凌厉。”

    “还有一支援军呢?”

    “宗辅派斥候探查过了,信都城下只有一支数千人的防守军队,所以他估计那支大军可能赶到武邑了,打算从武邑方向渡河北上。”

    宗望眉头微挑,急忙问道:“完颜才可有消息?”

    “完颜才禀报说,他的斥候散布在葫芦河南岸方圆三十里之内,至今没有现宋军。”

    “其它地方呢?”宗望问道,“他们会不会从其它地方渡河北上?”

    从衡水城到武邑城之间,大约有一百余里,这中间的葫芦河南岸有不少村庄小镇,虽然没有太大的渡

    芦河宽不过百步,只要有合适的渡河工具,马上河。

    刘彦宗再度摇头,“昨夜接到宗辅的急报,我就在这段葫芦河的北岸部署了斥候,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接到任何消息。”

    宗望眉头紧锁,冷声问道:“难道他们消失了?不,他们肯定在葫芦河南岸,而且肯定要到武津渡接应突围宋军。告诉完颜才,小心防备,多派斥候打探,一旦现敌踪,即刻禀报。”接着他指了指前方战场,“你看,这支军队还能坚持多久?”

    刘彦宗脸显怒色,但眼神很无奈。说实话,他很佩服这支宋军,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这支军队不但一头杀了进来,接应姚古突围,还以匪夷所思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到现在,拖住了十万金军,破坏了金军的围歼之策,可以说,这支宋军的攻击目的全部实现了。现在被动的不是在战场上岌岌可危的宋军,而是占据优势的金军,这在大战之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

    “副帅,这支军队已经损失近半,战阵收缩得更严密,这样攻击面就更小了,就算我们调来更多的军队,一次也只能投进几千人进行作战,所以我的意思是,留下两三万人继续围攻,把其它的军队全部调去围攻姚古,以免顾此失彼。”

    宗望考虑了片,说道:“我们轻视了姚古,这个人打仗很厉害。最早我们包围他的时候,本以为他会强行突围,然后我们半渡而击之,谁知他虚晃一枪,带着军队死守静安城。把我们拖在深州,耽误了十几天时间。假如我们没有耽误这十几天时间,现在应该占据大名府了。宋军有了这十几天时间做缓冲,势必会从黄河南岸调集更多的军队北上支援,这严重影响了我们攻占河北的策略。如今大宋援军6续赶到葫芦河南岸,姚古乘机突围,时机选择得很好,但他很谨慎,在突围过程中让人马死死抱成了一团,这种情况下,我们若想全歼,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刘彦宗明白宗望的心思。望想全歼姚古,但又怕自身损失很大。自身损失大了,对岸那支援军突然杀过来,金军就有些招架不住,最后姚古有可能会跑掉。

    姚古了,他的面子就丢了,所以他有些犹豫,想找个万全之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