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恭喜恭喜-《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王安中看上去很高兴,心思却不在这里,这场婚礼让他感觉自己虽然身处中枢,但距离皇帝却非常远。

    折家在西北的地位随着折彦直成为宰执而急骤上升,折彦直之所以能进入宰执之列,都是因为郓王赵楷地关系。皇帝有心废嫡咙,当然要想方设法给郓王寻求将门的支持,一旦东宫易主,汴京或者其它地区出现混乱,还得靠这些将门出力平叛。

    王安中不支持皇帝废嫡咙,尤其在现今这种形势下。这几年战枢,皇帝又极尽奢侈之能事,花钱如流水,造成国库入不敷出,严重亏空,朝廷为此多次修改经赋之策,横征暴敛,宋江、方腊起义就足以说明朝野、官民之间地矛盾已经到了爆的程度。/*这种形势下当然要重修经赋之策以缓和官民矛盾,蔡京下野就和朝廷要修改政策有直接关系。

    王黼、张邦昌主掌东府后,北伐势在必行,朝廷不但无法修改经赋之策以缓和官民矛盾,反而变本加厉盘剥百姓,这使得天下形势更趋不稳。如今北伐未成,皇帝和朝廷又雄心勃勃地准备西征了,不难想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朝廷都如履薄冰。假如此刻爆皇统之争,不亚于在岌岌可危的堤坝上打开一个缺口,汹涌澎湃的洪水势必一泄而下,后果不堪设想。

    王安中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他也不反对皇帝废嫡咙,但他认为要选择合适时机,这让皇帝很不高兴。

    这场联姻汴京肯定有人知道,从北疆形势和汴京形势来推测,极有可能是一场预谋。北伐有了李虎的加入,燕京其实就是囊中之物,而郓王赵楷势必因此获得功绩。皇统之争可能要决出胜负。

    王安中的脑海中忽然闪现出一幕可怕的场景,中原、江南叛乱迭起,西北两疆战事连绵。汴京不堪重负,轰然倾覆。/*/

    官家啊,这步棋无路如何不能走啊。

    李邦彦长得俊雅,性格随和,为人诙谐,几杯酒下去,更是豪放不羁,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他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肯定热闹,大家挤在一起听他神侃,不是爆出阵阵欢笑。

    酒热耳酣之际,李邦彦和折可求碰到了一起。

    “恭喜恭喜。”李邦彦笑容满面,语气却很严肃。“汉王要西征了。你也要参加,但第二次北伐就要开始了。你知道吗?折可求知道李邦彦是什么人,更知道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折可求笑了笑。没有说话。

    形势展太快了,第二次北伐马上就要开始。而与此同时,李虎却说服了皇帝和朝廷。要西征了。西征之策正是自己在第一封信中向李虎所提的建议,谁知仅仅过了两个多月,李虎竟然把它变成了现实,这太不可思议了。但李虎的西征之策和自己的西征之策根本是两回事,李虎的目地是开疆拓土,而自己的目的却是利用西征这个诱饵,把李虎拉到自己这条船上,为未来而赌博。

    现在折家被动了,极其被动,折家不但没能把李虎拉到自己这条船上,反而被李虎拖到了虎背上,下不来了。

    “折家地命运都控制在你手上。”李邦彦笑着举杯相敬,“这次联姻,一定会给汉王带来好运气。”

    李邦彦扬长而去,折可求望着他的背影,把嘴里的酒慢慢吞了下去。他想不明白,这个靠攀附梁师成和蔡攸而上位的京城浪子怎么会成为太子的人?难道他和仲古(折彦直)一样,都是被蔡京所陷,不得不爬上太子这条船?或者,他天生就是个赌徒,拿身家性命来赌博未来?以他现在的地位来说,如果太子上台,他成为宰相绝对没有问题。他和现任宰相王黼是对头,两人一直明争暗斗,针锋相对,但他暂时并没有被赶离中枢的危险,他为了击败王黼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