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黄雀在后-《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萧太后接着又诏告幽燕诸州,以抵御宋金强敌,护卫国祚为民,加大赋税的征收力度,横征暴敛,同时扩征兵役,要求各州县一个月内征募二十万乡丁,镇戍幽燕四方关隘。到居庸关。

    幽燕的形势变化让童贯怒气冲天。耶律淳死了,萧太后临朝称制,李处温被杀,幽燕汉官遭到血洗,契丹人开始疯地掳掠幽燕财富,更要命地是,契丹人穷凶极恶,竟然紧急征调幽燕三十万乡兵作战。\

    燕云的析津府、大同府两地在籍乡兵大约八十万左右,其中析津府至少有五十万。这几年因为辽金频繁征战,契丹人屡屡征调燕云乡兵,很多乡丁成了金国地俘虏,燕云两地的乡丁人数急骤减少。此次燕京突然征调三十万乡丁,基本上算是把幽燕地乡丁一扫而空,这意味着大宋不但失去了内应,还将在攻击过程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归究原因,都是李虎在背后下黑手。

    童贯和李处温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李处温甚至答应只待王师兵临燕京城下,将打开城门迎接王师,然而,当李虎出现在居庸关之后,一切都变了,童贯兵不血刃收复幽燕的梦想破灭了。\

    刘代表童贯质问李虎,“使相目的何在?大宋为了帮你守住大同,不惜全力相助,但使相又如何回报大宋?”

    “我正在帮助大宋收复幽燕。”李虎意定神闲,慢悠悠地说道,“大宋尚未做好攻击准备,此刻燕京大乱,燕京就是女真人的,所以我帮助萧太后临朝称制,稳住燕京,避免燕京爆内讧,此举可以给大宋赢得攻击时间。”

    刘给李虎说得哑口无言。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不是李虎及时出手,现在燕京早就血流成河了,而大宋因为没有做好攻击准备,只能眼睁睁地失去机会。\

    “但你为什么支持萧太后杀死李处温?”

    “李处温是个叛徒。”李虎从案几上拿过一份书信丢给刘,“他对童太师说,愿意挟持萧太后降宋,拱手送上幽燕诸州,但同样的话,他对完颜阿骨打也说了一遍。”李虎冷笑道,“李处温非常狡猾,他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脚踏两条船,在宋金之间左右逢源。这种人如果不杀,大宋还有什么机会收复幽燕?”

    刘也不相信李处温,但童贯认为李处温是一招暗棋,他在李处温身上下了血本,现在血本无归,童贯当然怒不可遏了。\

    “燕京征调三十万乡丁的事,你又作何解释?”

    “这还要我解释?”李虎嗤之以鼻,不屑于回答了,但在刘的逼视下,他还是勉为其难地说了两句,“横征暴敛,必然引百姓们的愤怒。此刻征调三十万乡兵,不亚于火上浇油,一旦宋军北伐,这些人势必临阵倒戈。大宋转眼就得到了三十万援军,如此强大的实力,还怕燕京拿不下?还怕山前七州收复不了?还怕女真人趁火打劫?”

    刘愣了半天,搜肠刮肚,就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这件事怎么想怎么不对,李虎绝不可能为了大宋,而是另有目的,但刘找不到原因,猜不透其中的玄机,只好告辞走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