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献俘(1)-《大宋之光》


    第(1/3)页

    293个辽军战俘被装进293个囚笼里,293个囚笼又装在293辆牛车上;293辆牛车从太行山杀敌坪出发,浩浩荡荡,缓缓而行;向汴京城进发。

    用牛车载囚笼装囚犯这是郑爽的发明,也是彰显宋国军威的一种手段;宋国太需要一场彰显军威的仪式,而郑爽的形式是游野献俘;这在宋朝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汴京距离太行山上杀敌坪300里路,郑爽打算在这300里长的道路上让牛车缓缓而行;使沿途的宋国百姓亲眼目睹一下契丹贼人的嘴脸,从而树立起战胜他们的信心。

    创意总是在斗争实践中生发出来的,孙劲草几人阻止了郑爽在太行山释放萧挞凛的行动;郑爽变换手段更进一步地将萧鞑子羞辱一番,让这个不可一世的辽国于越大天王体味一下做俘虏的滋味。

    赵匡胤在公元960年建立宋朝时,北地的契丹国已经存在;就是这个契丹国,从唐朝起就对中原边界进行过蚕食——跟后梁、后唐、后晋、后周都打过仗。

    宋朝北攻克北汉时契丹人就从中作梗,支持北汉抗拒宋国;契丹人和宋朝可谓世仇。

    宋朝建立后跟辽国打了40多年仗竟然是胜少败多,宋朝大将杨业也被辽国人活捉绝食而死。

    究其原因还不是宋朝失去北境的天然屏障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后晋高祖石敬瑭为做儿皇帝献给契丹人的,从此以后中原王朝在战略上完全处于守势;而辽军的马队就像蝗虫,什么时候想飞就越过燕云十六州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境内大肆抢劫美名其曰“打草谷”。

    宋朝是经过千年进化过来的农耕文明一族,定居守业是祖宗传统;但秀才遇上兵有理讲不清,农业文明遭遇刚从奴隶社会进化过来的草原铁骑;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候的文明往往不是野蛮的对手;譬如汉朝前期,统一了中原的刘邦只能采取和亲的办法平缓和夷狄的关系。

    大唐英明皇上李世民也遭遇过突厥吉利可汗20万大军包围长安的窘境。

    草原民族的野蛮和强悍不可小觑,周朝建国后就已提到议事日程;而辽人的铁林军似乎比此前的突厥匈奴骑兵都要强悍。

    辽人的铁骑一旦闯入中原境内,“打草谷”的强盗文化会将华夏的文明和辉煌蹂躏得千孔百疮。

    宋太祖赵匡胤睿智地看清楚契丹人的强悍,觉得用武力难能制服;打算筹集币帑把燕云十六州从契丹手中购买回来。

    这是多么天真和幼稚的设想?宋国觊觎燕云十六州,契丹人岂能麻木不仁?燕云十六州是膏腴之地;遍地都是黄金,拥有燕云十六州尽可以并吞中原;退可以固守草原,契丹人绝不会放弃对燕云十六州拥有的权利。

    契丹的第二代皇帝是耶律德光辽太宗,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母亲是应天皇太后述律平。

    耶律德光在勇武果敢的母亲述律平扶持下正式即皇位,开始实现做中原之主的梦想。

    瞌睡遇上枕头,后唐河东节度使、赵国公石敬瑭与后唐末帝李从珂争夺皇权,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要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耶律德光;但希望耶律德光派兵打败李从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