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不眠夜-《师妹且慢》


    第(2/3)页

    太夫人把王氏叫来只说了两句话,就这样眯眼靠椅像上睡着了似的。谷妈妈知道太夫人这是生王氏的气,只是不便对她直接发火。故意冷落她,让她自我反省过错。

    可是在皇上赐婚淮王府的事情上,王氏又有什么错呢!

    王氏不过是按照赐婚的旨意直接叫筝儿准备出嫁,谁又能想到太夫人让赵幼菱顶替筝儿出嫁,筝儿会想不开投河呢!

    哎!

    谷妈妈不忍看着太夫人和王氏僵持着。走上前在沈老太太的耳边轻轻提醒王氏等她示下。

    沈老太太的眼皮跳动了一下,缓缓睁开眼瞄向王氏。

    窗外夜已深,亥时末的梆子已经响了。

    再这样下去今晚就不用睡了。沈老太太本来就睡眠不好,时常夜半惊醒。好不容易昨夜睡了一个安稳觉,为找回失散的外孙女而欣慰,今儿就又惹上了麻烦事。王氏处理得不好,又不及时向她请示,沈老太太的火气哪能不大,哪那么好消。

    见太夫人睁开眼睛瞅了她一眼,王氏马上直了正身子,柔声说道:

    “我原想筝儿的事给些银钱就可以打发了,确实没想到她父兄会去大理寺告御状。她父兄拿钱的时候也都说得好好的,哪知道转身就去告状呢!他们都是大字不识的佃户,怎么还会写那样的状纸了……”

    “你原想?都是你原想给闹的!”

    王氏不解释还好,越解释沈老太太气越大。这个儿媳妇性格为人哪样都好,就是办事欠稳妥,总是好心办坏事,给人落话柄。

    “儿媳知道错了,不该给筝儿父兄大笔银子,让他们觉得事情有蹊跷,好像是我们逼筝儿自尽似的……”

    王氏越说声音越小。

    沈老太太喝止住,“别说了!还是想想办法该怎么办吧。”

    “是,儿媳都想了一天了。可是府中上下都知道出嫁的姑娘是赵幼菱,怎么和赐婚的筝儿扯不上关系。”

    王氏苦着脸,感觉人生从来没有这么难过。以前丈夫的妾室生产,她冒雨跑去陪侍,结果那妾室生了一个死胎。然后婆婆和丈夫过来探望的时候,她正抱着死胎打量……

    那感觉真是跳进黄河里也说不清楚啊!

    “绣娘是你找的,又是经你手嫁出去的。这事你是无论如何脱不了干系的。”

    沈老太太端起茶碗慢慢吸着,余光看着瑟瑟发抖的王氏。

    吓唬一下儿媳妇让她长长见识也是好的。不然她总还是小家碧玉的心性,往后怎么能独自掌管这么大一座镇国公府,镇住未来的孙媳妇和错综复杂的内亲外戚。

    “媳妇知道错了。”

    王氏感觉到眼眶里溢出了咸咸的潮气,急忙用帕子去按了按。

    “世子来了。”

    谷妈妈等沈昭进来赶忙避了出去。

    “昭儿,你这一天可都打听清楚了。赵姑娘那边该不会有事吧。”

    每次提到赵姑娘,太夫人都格外关心,王氏和儿子说话,干脆也直接问出婆婆最关心的问题。替嫁的主意是太夫人拿的,说起来这件事真与她无关。王氏这是替婆婆背锅,嘴是说知道错了,心里其实不甘呢。

    沈昭给祖母和母亲见过礼,发现母亲的神色不对,估计祖母又教训母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