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大的坞堡式围墙,坚固的箭楼,宽阔的足以跑马的内部道路,以及巨大的粮仓和武备库……与其说这是一个庄园,不如说它是一座小型的军事化城池。 庄园落成之日,李沐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解散了大部分从咸阳带来的护卫,只留下了十几名陈家死士作为骨干,而后,打开庄园大门,开始招募附近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原楚地流民。 消息传开,那些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流民们将信将疑地涌来。 他们看到的,不是作威作福的豪强,而是一位亲自站在田垄间,教他们辨认种子的年轻家主。 “这种粟米,耐旱,种在坡上。” “这片洼地,挖渠引水,可试种水稻。” “孩子发热了?别用冷水泼!抱过来,我给他开方子!” 李沐用他超越这个时代的医学知识和农业技术,为这些绝望的人们带来了新生。 他分发种子,提供农具,医治他们的伤病,甚至亲自为难产的妇人接生。 他从不提什么恩德,也从不索要回报。 可那些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流民们,却自发地将他奉若神明。 他们不再称呼他为家主,而是恭敬地、发自内心地尊称一声——李公。 在这座坚固的堡垒里,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秦玉婉不再为咸阳的旧事而终日垂泪,她带着几名识字的妇人,日复一日地将那些从烈火中抢救出来的竹简进行分类、晾晒、修复。 昏黄的油灯下,她抚摸着那些古老的文字,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宁静。 而李志和弟妹们的欢声笑语,则是这座庄园里最动听的旋律。 日子,美好得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直到一匹快马,带来了咸阳的腥风血雨。 那是一个傍晚,李沐正在书房校对一份刚刚修复好的《农经》。 一名风尘仆仆的陈家信使,单膝跪地,呈上了一份密报。 李沐展开帛书,目光一扫,眼神瞬间变得幽深。 “中丞相李斯,以谋反罪,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短短一行字,却仿佛带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 李沐缓缓放下帛书,脑海中浮现出沙丘行宫里,那个在赵高威逼利诱下,最终选择了屈服与妥协的大秦丞相。 终究,还是没能逃掉么…… 一条帮着屠夫杀掉了旧主人的恶犬,当它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被送进汤锅,本就是它注定的命运。 李沐心中没有半分怜悯,只有冰冷的警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