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卖报咯,卖报咯。” 此刻街道很是热闹,有小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满头大汗抱着一堆报纸沿街叫卖。 有穿着破旧常衫的百姓叫卖着糖葫芦:“卖糖葫芦咯,又香又甜的糖葫芦,只要两铜元。” 还有穿着背心的汉子拉着黄包车在街上穿梭。 高成带着东张西望的张可可来到一家当铺。 “客官,您是想当还是想买?”当铺掌柜立刻问。 高成把一个金戒指,一条金项链,一条金手链,一对金耳环分别放在柜台。“掌柜的估个价。” 当铺掌柜看见这些金首饰的款式,眼睛就是一亮。 心道:这些怕都是洋人打造的啊,是洋货啊。 这个时期,凡是跟洋货沾边的东西都要贵上几分,甚至是贵个几十倍。 店铺掌柜激动的把这些金首饰分别称了称。 “一对金耳环,3克1钱。” “金手链,21克。” “金戒指,5克。” “金项链,10克9钱。” “共40克。” “也就是一两四。” 民国时期,一两等于36克。 说到这里,当铺掌柜眼珠子转了转道:“现在一两黄金兑换银元的汇率是41,小兄弟,我吃点亏,一起给你60银元如何?” 高成冷笑道:“你看我是乡巴佬吗?” 当铺掌柜伸头看了看对方的穿着打扮,脸色变了变,笑道:“80大洋,你不愿意,我也没办法了。” 高成冷冷看了掌柜的一眼,点头:“行,把首饰还我,我去别的当铺。” “别,别,咱再商量。”当铺掌柜立马笑成了弥勒佛:“这样,100银元,真的不能再多了,您这虽然是洋货,但我也要冒风险的,万一卖不出去,我可是要亏几十个银元啊。” 高成可不信他这鬼话,不过沉吟片刻,他点头答应了下来:“行100块就100快,给钱。” 当铺掌柜立刻拿了抽屉的银元出来,当着高成的面数了一百块放进了一个灰色布袋。 高成也不怕当铺掌柜少他几个,拿起装满银元的布袋就走。 如果回去发现少了银元,高成有的是办法,让这李记当铺掌柜后悔莫及。 进到一家客栈,小二立马迎了上来,点头哈腰道:“客官,您是住店还是吃饭?” 高成道:“住店,帮我开两间上房。” 小二笑道:“好勒,客官,您到柜台掌柜那交下钱,小的再带您去房间。” 高成来到柜台,问:“两间上房,多少钱一天?” 掌柜是个肥头大耳的矮小胖子,他笑眯眯的伸出一根小短指。 高成眉头一皱,“一个大洋?” 掌柜连忙摇头,笑道:“客官,您误会了,我说的是100个铜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