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5章 乾隆禅位-《掌柜驾到:陛下夜夜,宿客栈》


    第(1/3)页

    新皇登基,按例要住进养心殿。

    乾隆在养心殿里心烦意乱地转来转去,他在这儿住了二十年,对这里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养心殿中央的宝座,是他经常坐在那里接见大臣的地方;西暖阁中,他经常批阅奏章到深夜;三希堂中,珍藏着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贴》,他时常拿出来把玩,地方住惯了,东西用顺了手,却要拱手于旁人,颇有些依依不舍。一边摸摸八宝格橱柜里陈列的玉器,一边将那些卷轴翻翻字帖,向和珅念叨道:“和珅啊,朕不能总把持这里,该挪挪位置啦,派人把永寿宫收拾收拾,尽量收拾的和这里一模一样,来人啊,把这个梅瓶,墙上那幅画,还有那套紫檀桌椅都搬到永寿宫去。”

    和珅帮着指挥着那些太监将养心殿中的东西搬往永寿宫,跟着乾隆一起叹惋:“陛下,想当初‘三希堂’还是您亲自命名的,这些桌椅也是按照您的要求定制的,书法作品可以移过去,器具可以搬过去,永寿宫的格局和养心殿多少有些差距,只恐还需陛下费心费力再重新布置一番。“

    几日后,乾隆去看布置后的永寿宫,看来看去,心里老大不满,手指的关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难看的苍白,陡然扬眉厉声道:“让你们收拾就收拾成这副样子。不是说要和养心殿一模一样吗,为什么摆放的是松竹图屏风,那副紫檀雕漆云龙屏风,放到哪里去了?”

    小太监颤抖着道:“那副屏风尺寸过大,还未从养心殿挪来,这一副本是放在宫中此处的。”

    “自作主张,掌嘴!”

    太监自己跪到一边打起嘴巴。

    乾隆依然不满意,袖子一拂,迎门口的架上的一只梅瓶扑倒下去碎了一地:“梅瓶怎么放在这个地方,朕的多宝阁怎么能放在那个角落里,一切都乱七八糟!”

    宫女太监战战兢兢跪了一地:“皇上息怒。”

    乾隆余怒未消:“永寿,永寿,你们让朕住到这样的地方,真的能颐养天年了么?”

    和珅上前道:“皇上息怒,请皇上保重龙体。”

    一面命太监将地上的梅瓶碎片扫去,又命人重新安置屏风和多宝阁。

    乾隆想到自己是要退位的皇上,挥挥手退下宫女太监:“罢了,罢了。”

    和珅陪着乾隆上御园中散心,百之中乾隆最爱的是牡丹,雍容华贵、绚丽娇艳,乾隆曾在御园中辟地做牡丹园,名镂月开云,种植了上万本牡丹,只是当此季节,枝头早已谢去,满园萧瑟,不由又徒增一层伤悲。

    和珅手指远处树后一片金黄色道:”陛下,请看那里,不是中偏爱菊,此开尽更无。“

    只见一丛丛金黄的菊,正是开得烂漫摇曳、姿态饱满,鲜明的色泽、芬烈香气令乾隆乾隆心情松快了些,对和珅道:“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朕的大半辈子都在这紫禁城里度过去了只是紫禁围红墙,未若园居良。”

    而后又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朕都八十了,自此以后当闲云野鹤,醉里乾坤,壶中日月,竹里坐享,间读卷,远离世事纷扰。和卿家,帮朕想想有什么好玩的,是去围场围猎,还是去避暑山庄赏好,学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