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忘尘竟然在须弥山掌力成形时分,将这一掌转化为妙用无穷的般若掌,与此同时,自己还发动攻势。 这将是能令少林弟子羞愧无比的巧妙变化。 旁边人人鸦雀无声,为这一招临阵变化而面露惊叹,实在想不到世上竟然有这样的神功绝艺。 到了此时此刻,他们已分不出善恶彼此,各自立场,全都聚精会神于这场使出浑身解数的高手对决之中,为其中的精彩而心驰神往。 天下第七冷哼一声,单手独臂地抬手出招,正是元十三限秘传的“仇极拳”。他的本人像是丝毫无有了任何感情波动,但是手中的拳法却凝聚了所有的情感,激烈,酷烈,一旦杀出,令旁人生出仇敌在前、再不留手的愤然感受。 般若掌的变化,像是从未逃过天下第七的预料,被他尽数掌握,一一击碎,产生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是有无数炸药凌空炸裂。 李忘尘将将到达天下第七面前。 第五招,第六招! 抬手连甩两式“无相劫指”“多罗叶指”,气劲横空,以不可形容的速度交织在天下第七的左右两侧,再合拢往中间逼杀,给予人以天地相合的印象,竟然是不动则以,一动即拿出全力。 可是天下第七忽然伸手,两道指力打在他的左右两侧,直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横飞,他却独臂一震,狠狠并且紧紧锁住李忘尘。 这一抓住迅如闪电,李忘尘竟然无论如何也挣脱不开。 ——天下第七竟借助忍辱神功,将自己所遭受的伤情,全部转化为自己的功力,凝聚在这一抓之上。 观者无不愕然叹息。 李忘尘定下七招之约以来,每一招都尽可能变化无穷,起到最大效用,但距离杀死天下第七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现在却在眨眼间接连用去两招,再无此前的种种章法,终于被天下第七抓住机会,以伤换伤,锁定他的身形。 这显然将是他必死无疑的时候了。 无论敌友,人人露出惋惜神色,皆因为李忘尘此前每一步都是绝佳,若能成功,将是江湖上盛传已久的典范,唯独最后棋差一着。 而天下第七的眼中放出冷酷的光芒,终于抓住这个绝好机会。 忍辱神功一朝解放,积攒情绪所得功力尽数爆发,他以难以形容的速度一抖肩上包袱,包袱打开个小小间隙,里面闪了一闪,耀了一耀。霎时间天惊地动,伴随着难以形容的酷热真力剑气,千个太阳倏然间席卷而出,猛将李忘尘也给一同吞没。 可在那旺盛光芒之中,又一声大叫冒了出来,“第七招了!” 光芒以出现得那般迅速一样迅速地消散,整个过程远比此前的两次短,就好像是这光芒出现之后,就立刻遇上了自己的克星,乖乖缩回了包袱里。 天下第七和李忘尘对峙而立,再不出手。 两个人外表上好像都没有什么变化。 天下第七忽然涩声道,“原来是刀和剑。” 李忘尘笑道,“正是刀剑。” 天下第七道,“你竟然如此了解我的忍辱神功,早料到我的反击。” 李忘尘笑道,“元十三限的十三门神功绝艺,我也早早有所耳闻。” 天下第七长叹一声,“情报我输了,智慧我也输了,决断我还是输了——看来这一场我是输的不冤。” 他说到这里,以一种奇妙的神色转过头,转过身去,看向自己的身后。那分明是空白一片,可是天下第七还是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看去,就好像彼处确实有人一般。 他转过身去时,旁人皆忍不住惊呼出声。 因为在天下第七的背后,居然出现了一道刀痕,一道剑痕,二者都深可见骨,露出他森森发白的脊椎骨头。 即使是再强的武者,也不可能在伤及脊椎的情况下,还有一丝一毫的战力。 这显然是天下第七败下阵来最明显的证据。 但宋虚分明就在天下第七的面前,是谁出了这一刀,这一剑? 难道是有人偷袭? 可如果真是如此,天下第七如何会承认自己输了? 观者心中,涌现出种种谜题。 这一战从开始到结束,几经变化,有停歇,有波折,令人回味无穷。而最后一段的陡然变化,更令人怎么也看不透。 天下第七静静看了许久,像是在端详一件珍宝,忽然叹了口气,“其实在武功上,我也输了。” 话音未落,身子摇晃了一下,已轰然倒下。 在场众人,也仅有李忘尘明白天下第七所说的是什么。 在他和天下第七的眼中,那空白一片的虚无之处,正站着一位由无形真气凝聚的虚无产物,那虚无产物左手持刀,右手拿剑,有一张与李忘尘本体相似的面孔,只是不再有十四岁小孩儿的稚嫩,而是处于二十岁阶段,刚才正是它给予了天下第七致命一击。 这就是李忘尘的第六识·人间行走。 当他热爱这个精彩世界,如此热爱具现成形,就是一个无比适合这个世界的虚构形体。 硬要打个比方的话,当李忘尘并非穿越而来,而是土生土长在这个混乱的武道世界,以他的资质、心智、能力,一直成长到二十岁,就会长成这样一个理想模样。 这将是一个绝无任何杂质,将一切武功运用到极限情况的个体。 热爱武道,因此为武而生。 甚至连运转须弥山掌的真气,也完全是它所有,李忘尘本身仍然并无真气。 这其实超过大部分第六识的范畴,须知原随云的第六识不过是隔绝人感知的“难知如阴”,鸠摩智的第六识不过是洞察虚空一切情况的“天耳通”,李忘尘却能塑造出似假还真的半个生命体,并赋予他超过自己的功力。 这大概与江湖令的构造有关,当时的李忘尘在脑中闪过自己所拥有的大量江湖令,终于明白江湖令乃是一位武者的一生精华,他也借鉴了江湖令这超乎武道常识的构造,东拼西凑,方有这般任何人都无法复制的奇迹出现。 若他也是江湖令人物,这“人间行走”既是他的第六识,同时也是他的江湖令了。 “人间行走”自己也会修行,现在的年纪大约是二十岁左右,当有小三合得一左右战力,这是李忘尘的资质、心智,在全无系统的前提下走到的位置。 李忘尘甚至能看到自己的“本来水平”,到四十岁左右,大致就能成长为小三合得二水平。 八十岁时,能达到小三合圆满。 一百岁往上,方能完成三聚顶,五气朝元,同铁骑银瓶、鸠摩智等辈站在同样水平线上。 这资质是不错,但距离燕南天、邀月、怜星、李沉舟、乔峰、谢晓峰等武道天骄人物,明显要差了不止一筹。当然,资质是一方面,所得资源、际遇、老师也是另一方面,若有更好资源,也许能更加靠近一点。 至于之后何时能够大三合,就不是李忘尘所能够看到的了,或许一辈子也达不到。 所以说,自己接下来的修行,就是逐渐增加这家伙的年龄吗?李忘尘抬头看着那虚实无定的“人间行走”,大感奇妙,但见他神色俊逸,嘴角含笑,左刀右剑,只是双眸无神,难掩其中的僵硬之意。 如果没有系统的话,我就是这样一个家伙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