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决战匈奴(五)-《血色汉末》


    第(2/3)页

    如今还留在广衍的汉民,多为汉军刚刚解救的汉奴,当下一听到汉军招集,各户刚刚逃脱命运束缚的汉民到不反感,听清汉军要求后更是积极配合。

    随着天空放亮,一户户汉家子弟便拖儿带女的开始了迁徙,他们的目的地到不远,就在十数里外的上郡桢林。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此行的目的,但沦落匈奴铁蹄许久,早已没有主见的他们,走到那里都没有分别,更何况到了新的地方,汉军会为他们准备新的住房,并给予补偿,着又何乐而不为。

    有了汉军丰厚的许诺,本就一穷二白的广衍数千百姓,不过三两个时辰便全部迁移。

    随后被数千汉军接手的广衍变成了一座兵塞,入驻广衍,临时当上县令的荀彧在县衙下达了姜麒的命令。

    其实姜麒对赵云和张飞的命令也很简单,一者多备引火之物,二者于城外寻处埋伏等待时机出击。

    不过命令虽然简单,但听完命令后,赵云和张飞不禁都打了个冷战,仿佛眼前出现了一片火海,就好比在长社外一般。

    当然不止是赵云与张飞吃惊,就连荀彧在听到姜麒计策后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以前在颍川之时,他便听说过姜麒火烧长社的丰功伟绩,没想如今却要亲自陪着姜麒去用一座城池,换取数万匈奴人的性命。

    军令如山虽然心中不忍,但命令下达之时,荀彧却不得不赶紧与赵云、张飞开始分工,荀彧清楚如今姜麒可是与上万同袍被匈奴人围着,根本没有时间给他矫情。

    分工完成,随着赵云、张飞分头行动,荀彧却还有件烦心的事情前去处理。此事说来也巧,本来刚刚疏散城中百姓一切进行的还算顺利,可谁想最后却出来个闹事。

    当然说是闹事却又算不上,因为此主的出现并没有影响百姓的疏散反而还在从旁协助。可又说他闹事,不为别的,着城中百姓都走完了,他却带着他数十兄弟赖在了城中不走,要帮着汉军御敌。

    王焱,年过而立,东郡濮阳人,性格豪爽、身形健硕、好教江湖人士,在当地有些名声,重百姓而轻士大夫。

    从小立志马上取功名的他,不想近年朝廷腐败、军士纪律散漫,可谓官匪不分,很多军中将官更是经常欺负百姓、抢劫路过商人,见此心中激情渐渐泯灭。

    而就在王焱心灰意冷之时,时逢太平道起义天下大乱,为保家中老小,王焱领乡中近百青壮啸聚山林、落草为寇。本以为今生就与绿林为伍的王焱,却没想到还没过够山大王瘾,便听东郡战事以平。

    在得知家乡太平的同时,王焱还听说了万岁军的消息,一听万岁军,王焱那颗冰冷的心又复活了。

    不过当王焱准备投军之时,才发现万岁军对士兵的要求十分高,特别是在年龄上,年过三旬的他,根本入不得姜麒的万岁军。

    入军无望王焱只怨生不逢时,不过本想就此度过余生,却再次被上天怜悯。月前一封来之并州的告令再次给了他希望。

    一封杀胡令激起了他前所未有的报国心,至此背上长弓、手拿大刀与乡中数十名意气相投的同乡踏上了西北之路。

    一路走来捷报频传,处处都在听麒麟将军姜伯孝的英雄事迹,听着传闻、看着不断被送南下的战利品王焱热血沸腾,如今好不容易到了广衍,碰到了传说中的姜家军,王焱怎可放过表现的机会,随即便带着乡勇帮着疏散百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