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王佐之才(二)-《血色汉末》


    第(2/3)页

    “河套?”

    “对河套,一个几乎沦落于外族之手的地方。”荀彧笑着说道,这可是他今天第一次露出笑容。

    刚刚看到这条线的时候,荀彧便明白姜麒知道了自己的意思,原本当初荀攸等人来找他,请其到将军府任职之时,荀彧还是有些心动的,但又想考验一下姜麒是否值得自己追随,毕竟他是荀家嫡长子,一切都要以家族利益为重。

    经过考虑,荀彧很快分析出姜麒可能会出任一方官吏,查遍大汉地图,最后荀彧选定河套一带是最好去处,不但因为河套一带战事不断,身为镇北将军的姜麒愿意前去镇守顺理成章,而且河套之地土地肥沃,事宜休养生息,当年被打散的南匈奴之所以能如此短的时间里重振雄风,皆是因为河套一带水土肥美。

    然而就是如此肥沃的地方,在大汉皇帝眼中却是个流放犯人之所,当然也正因为此,对于底子浅薄又得罪中官的姜麒而言,如今到河套一带休整,倒是可以掩人耳目。

    除此之外,荀彧为姜麒选择此地,也希望战功显赫的他可以带着姜家军守住西北门户,不要让异族的铁蹄踏入中原,毕竟明眼人都知道着一年的黄巾之乱已经伤及大汉筋骨,要是异族再寇边,或许数百年的大汉将彻底崩塌,帝国没落当然也是荀彧这个忠于大汉的儒子不愿意看到的。

    至于在作画之时没有注明河套这一带而是写了其余几个地方,荀彧主要是想考研下姜麒是否值得他追随,毕竟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事,他小心也是当然。

    虽当初他与荀攸等人说出的那几个地方也不是无的放矢,不过如若姜麒去了任何一地,他绝对都不会在此时相投,就如同前些天来请他做幕僚的那个,因为跟随朱骏平乱有功,刚刚任命为济南相的曹孟德一般。

    图中提及的那些地方,只会让姜麒这些刚刚因为战功得到封赏的将士暂时修养而已,如今朝廷几乎被外戚、宦官把持两股势力,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希望看到一股新兴势力出现,特别是在解除党禁之后,何进等不可能看着党人将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拉拢过去。

    如今等待这些黄巾之乱中有功之臣最好的结果,或许便是一个接一个离开朝堂。至于得罪宦官的姜麒,选择任何一地那免职、身死也都是早晚的事。要是明知如此他荀彧自然不会去趟这趟浑水。

    可姜麒选择河套一带那就不同了,河套几乎已经沦陷,姜麒只要去了,那就是天高任鸟飞了,哪怕中官、外戚再厉害,也不可能将手伸到那里去。

    在河套修养数年,待羽翼丰满之时再回朝堂,姜麒那时力挽狂澜复兴大汉就并不是不可能之事,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要看姜麒是否能放手一搏了。

    还好图中所示瞒过了荀攸、戏忠、陈群三人,但却没有过姜麒,在这一刻,荀彧也明白了姜麒能在如此年纪位入列侯,绝对不是侥幸。

    回首再看看那句题跋荀彧再次笑了,也就明白了,这是姜麒在夸自己如同张良般小心谨慎:“夫人为为夫宽衣。”

    看着时而沉思、时而欢喜的夫君,唐氏都有些糊涂了,再见荀彧站起来一改刚才颓废模样的时候,不免出声问道:“夫君这是??”

    “彧或许找到了明主、、、、、”当看到姜麒勾勒出来的河套地区,荀彧很是想见见此麒麟将军。

    、、、、、、、、、、、、、、、、、、、、、、、、、

    客厅中,姜麒喝下杯中甘甜的茶水,笑着对不时朝门外张望的荀攸和陈群说道:“好了,公达兄、长文兄,你二人就无需担心了,如若文若要出来那是迟早的事情。”

    “主公难道不担心否,这都快半个时辰了?”陈群有些坐不住的说道。

    “这有何担心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与其焦急等待,何不安坐片刻。”姜麒转着手中茶盏轻松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