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柿饼-《小户农女》


    第(3/3)页

    四宝去午睡了,七宝跟着禾老三回了老家,家里就娘几个,禾早说话也没顾忌,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娘,大姐,你们听说过柿饼没有?”

    陈氏与禾春儿对望一眼,迷茫地摇头。

    虽说卢家村家家户户都有柿子树,地头,山上,柿子树很多,也有好几个品种,但是这个时候的人并没有闲情逸致去发展柿子的吃法,只知道当柿子红透的时候,就是熟了,这个时候是最好吃的,也是打柿子的时间,俗称“袅柿子”——用一根长达两三米的竹竿,最顶端挽着铁丝,挽成一个特殊的形状,袅柿子的时候一挽一扭就袅下来了。

    但其他时候,卢家村的人基本就不吃柿子。

    因为太生太涩,非常难吃。

    据禾早所了解,这个时候,北方人甚至不知道怎样“懒柿子”。也就是将生柿子去涩味,直接可以吃,不用再放到阴凉地等着烘熟透。

    禾早就准备先做懒柿子卖,然后再做柿饼。

    柿饼在后世很受欢迎,价格也很贵,但是城里人却非常稀罕。

    她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随着柿子价格越来越高,越受欢迎,前世村里就有妇人们专门趁着玉米未收割的时候,用玉米地做遮掩,一起去邻村或者山上偷柿子,一个普通的粮食包,装一袋生柿子,能卖上二百多块钱。要是特殊品种“大窖挺”,就更贵了,至少得多一半。

    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所以在“看玉米”之后,五贤镇这一片,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又多了“看柿子”的习惯。

    家乡人给领导、学校老师们送礼,也多会选择很有地方特色的铁棍山药与大窖挺柿子。也或者是村户中养的蜜蜂产的蜜,纯天然的荆花蜂蜜,也备受欢迎。

    禾早着重描述了一下柿子的两种做法,陈氏便露出怀疑的神情:“柿子不熟的话,可是老涩涩,真能去掉那个涩味?”

    禾春儿则认真地看着禾早。

    禾早点头:“当然,不信咱待会儿就试试。”

    懒柿子,有好几种不同的方法,各有差异。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