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苻坚边听边啧啧有声道,“有道理,有道理啊!” “这恐怕就要陛下破费了。第一年的取暖费,需要官府补贴。免费的东西不试白不试,但一旦知道了煤炭的好处,明年许多财力尚可的人家肯定就用不惯柴火了!” “没问题,”苻坚一咬牙道,“要把目光放长远。” “铁矿也已经初具规模了,”苻坚又展开下一章奏报,“晖儿按照你给的图纸,已经开始派人建造高炉了。” 杨风道:“这也是一个宣传重点!钢铁惠及国计民生,一定要充分调动百姓对于钢铁器具便利高效的想象!” 苻坚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每一步行动,都要配合一定的舆论宣传,这才是你所说的‘事半功倍’!” “没错!舆论就是一杆枪,指哪打哪!这样全国百姓才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杨风摇头,“靠官府告示和百姓的口口相传还是太慢了。” “等工业稍有起色之后,活字印刷、改良造纸术也要提上日程!” 杨风立刻递上另一摞资料! “建立印刷厂、造纸厂!” “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建立林场,在伐木的同时种植速生林!杨、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确保可持续发展,绝不能竭泽而渔!” 苻坚听完,深以为然:“对,这是个长久规划,我这就安排下去。” “等到印刷厂一切就绪,就可以大批量生产书籍了!” “纸质书籍不仅重量轻,还方便携带!” 苻坚万分激动,“到时候人手一本,教育就不限于太学之内,可以传遍大小州县……” “这只是其一,”杨风神秘道,“其二,这是舆论造势的大好方法……” 看着苻坚不解的目光,杨风一指桌上竹简,“创办报纸!” “随着识字率的提高,朝廷逐渐将各方面动向浓缩成短篇文章,广泛地传递给每一个州县的读书人!” “读书人就是国家的喉舌!只要他们愿意辅佐朝廷,一切都会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还有其他手段辅助!不识字的老百姓也能受到舆论宣传的感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