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公瑾听到了吗?后世多少文人墨客为你称颂!” “就连‘诗仙’‘词圣’也不例外!” “你是后人心中当之无愧的江东英豪!” 孙策听着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声音,含泪扶起周瑜倒塌的肩膀: “公瑾让我江东基业光耀,何来愧对之说?” 三国就是如此感人的时代,因为一段情义,便可为对方付出生命,攻伐天下,不死不休! 诸葛亮是这样,姜维是这样,周瑜也是这样! “好吧,既然兄长这么说,那我便死而无憾了……” 周瑜点了点头,释然微笑。仿佛重回“曲有误,周郎顾”的绝世风采。 他的视线落在孙策身上,但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 脑海中的画面如走马灯般闪过,都是一些曾经没有注意到的细枝末节。 不是虚假的幻影,那时的孙策是真实存在的。 都是一些小时候的回忆。一起纵马江边,一起饮酒畅谈;还有更早的时候,一起在江南炽热的午后阳光下玩耍…… 他们将渔人的船偷偷解开,划到湖心,摘别人种的莲蓬。周瑜本是大家子弟,也学会跟着胡闹。 那时候,江东之主孙权还只是一个跟在大孩子身后的累赘小屁孩,他们经常偷偷把他甩掉。 那时候天好像很蓝,江水很暖,阳光照耀下一片金光闪烁。船在江上走,像坐在一条大鱼背上。 船头分开绿水,粼粼有声。两侧圆形的巨大荷叶像伞盖纷至沓来,清香扑鼻。 “嗯,”周瑜将这些回忆统统想了一遍,万般肯定地点头道,“原本以为我心中有万般不甘,但如今想来,今生早已无悔无憾。” 二十六岁的孙策看着三十六岁的周瑜靠在车壁,双手无力垂下,就像睡着了一样。但是,他再也没有睁开眼。 周瑜终于可以放下东吴江山万钧重担。 这次,是义弟走在义兄之前。 大军行至巴丘,周瑜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