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观众们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这不就是海淀黄庄?” 高校建起之后,不然会连动整个地区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做过衡水卷的人开始瑟瑟发抖……” “提前一千多年就开始卷了吗?” 同时,全国各地创办学校,如火如荼! 五年义务教育,学龄子女都来参加;入学时审核家庭条件,寒门学子不要钱,成绩好的还可以减免赋税! 统一参加考试,根据成绩和各人擅长的方向安排工作! 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所有百姓都激动起来! “什么?让孩子上学,官府还给补贴?将来还能参加科举?” “但是,俺家祖祖辈辈做木工活,教出来的孩子哪能跟人家书香门第比啊!”有人犹豫道。 负责宣传的官员立刻讲解道:“别担心,朝廷扩招各方面人才,什么岗位都有!就算成绩不好,手艺出众也是一样的!” “现在国家建设需要各种人才,你家孩子说不定比从小读着圣贤书的还出息呐!” 各地大小学府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就连乡野之间,也传来朗朗读书声! 河边、巷中,不见了成群结队追打玩闹的顽童,反而多了许多手捧书卷、排队上学的小学生! 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见此情景激动得两眼热泪! 那些落榜的文人根据才能大小全都成为了十里八乡的教书先生,家里书卷飘香,从受人白眼到人人尊敬! 他们再也没空抱怨一腔才学无处施展,现在他们唯一的梦想就是教出成绩,将来可以提拔到更高的学府! “不出三年,第一批新式科举考生就要入朝为官;不出十年,天下,就已经是他们的天下!” 耆老们终于看清了形势,一口气泄了下去,瞬间变得无比苍老。 “果然,陛下说的对,时代变了……” “我们已经苍老,而苍老的,势必被时代淘汰……” “那,咱们的子弟也开始学技术啊……” “咱们哪里学得过人家!” 世事变迁日新月异,江山代有才人出,经济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高门大姓所垄断的庄园经济,陈旧的必将陈旧,门阀的朱漆大门早晚要被扫入故纸堆里! 激动之余,李隆基仍然心有忧虑。 “先生,关陇门阀根深蒂固,仍然占据朝廷的半壁江山,只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 “不,”杨风摇头微笑,“这只是第一步。” “什么?!”李隆基大惊失色,历代帝王也睁大双眼! “这,书籍与学校,如同斩断关陇左膀右臂的两把利刃,居然仅仅是第一步?” “那接下来还有什么?朕是万万想不到了!” 杨风胸有成竹:“给事物的发展一点时间,就算是种子种下去,也需要时间成长。” “时机成熟时,我保证,您一定会收获颇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