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程是在第二日清晨离开朝歌城的。 在离开之前,他还参加了一次那朝歌城的“狂欢”庆祝。 向冲拿出来了大量的粮食送给贾充这位朝歌令,同时也感谢了贾充为他亲自上书河内郡郡守马棱的请功文书。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次事情之后,向冲和向家的名声都极大地前进了一步。 有如此大的好处,向冲觉得自己应该表示一二才行。 而贾充也未曾啰嗦什么,他将向家拿出来的粮草都收拢起来,然后取出来了一部分按量分发给了百姓让他们可以吃上一顿正常的饭。 同时还在百姓之中正式征辟招募了一些可用之人。 充作这县衙之中的衙役和地方最为底层的小吏,帮助他处理后面的事情。 等做完这一切之后,整个朝歌城都陷入了一场喜庆之中,虽然没有聚集,没有酒肉,也没有歌舞等等。 但是百姓们那脸上都挂着由衷的轻松和喜悦。 这是他们许久都没有过的感受了。 但是刘程身处如此环境之中,却没有任何的喜色。 直到他拿着贾充的手令打开了那还因为宵禁紧闭的城门,他的脸色都是如此的沉重。 跟在他身后负责保护他的麋照等人都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和刘程一样满脸沉重,但是也未曾劝说什么。 他们都知道刘程为什么如此,不过...他们也不打算掺和.. 此时的刘程,脑海里面又回忆起了昨天晚上,自己在贾充的身上学到的最后一件事情。 “你从来不信任那老家伙,为何他还会如此为你如此尽心竭力?” “不信任他,是因为他完全不值得臣信任,但是用他,是因为臣有把握用他,而他也不会背叛臣才是。” “....不懂!” “焦野不是一个人!”贾充看着面前仍然还是一脸不明白的刘程,最终说出来了一段让刘程一定会铭记终生的话语。 他指着远处的焦野,问出来了一个让刘程当初并没有想明白的道理。 “焦野都已经这么大的岁数了,他宁可在刀尖儿上起舞,忍辱负重...忍受如此屈辱都要和那些贼寇回旋,也要活下去,他图什么? 他还能够活多久?就算是再如何坚持坚持,也不过三五年罢了。 在这乱世,他活三五年有什么意义么....是有什么事情让他必须要活下来三五年不成? 太孙要知道,他为什么要活着!” 的确,当初的刘程在第一次听到了这些话语之后,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若非是这贾充主动说出来这些话的话,他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个都这般岁数的老者,他活着都得是不容易了,为什么还要如此坚持地活着。 仅仅是用一句蝼蚁尚且偷生来说,或许也并不是那么的合适。 刘程虽然在这方面的经验并不算多,可他也能够看出来,焦野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够解释的... “所以呢,贾朝歌觉得....这焦野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为了他心中在乎的人或者事情吧!” 贾充直接扯动了一下自己的嘴角,然后再次将目光看向了那焦野所在的地方,再次说出来的话语却是让刘程感觉到了一阵的心寒。 “太孙你要知道,这天下最不怕死的人,永远都不是那些亡命之徒。 那些亡命之徒或许枉顾性命,但枉顾的大多都是别人的性命,而不是自己的。 相反,这等人有时候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性命也说不定。 真正能够做到枉顾性命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什么都没有的人。 这世间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看到的不是什么世间的美好与留恋,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一无所有和生活艰辛。 他们活下来,每每活下来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痛苦。 甚至,他们没有了家人,没有了妻儿子女,没有了故友亲朋,这个世间没有自己在乎的人,也没有自己在乎的事情。 对于他们来说,死除了有些疼之外,并没有其他可怕的事情。 他们从来不介意自己会不会死亡,如果可以,他们甚至想要让这个天下都和自己一起死。 甚至他们还会叫嚣着,天下大同就是所有人...尽数失去性命才是! 不畏惧,不敬畏,甚至是无所谓! 这等人才是真正让人头痛的人,他们太过于....冷漠,无情了! 究其原因....他们甚至连对日后生活的希望和想法都没有! 活着,就只是活着。 因此...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他们或许会有些许的恐惧,但是也会在恐惧之后,有解脱之感!” “......”刘程听懂了,因为他想到了什么,但是他不好说出来。 而贾充的话,还远远没有结束。 “相反,这世间真正想要活着的人才是真正拥有着什么的人。 比如这焦野,他为什么想要活下去,因为他有! 他虽然年迈,但是他的妻子还在,他们夫妻二人也算是历经三代了,活了这么多年相互扶持颇有几分感情。 他还有两个对他颇为孝顺的儿子,儿子儿媳对他们两个不错,从来不会忤逆他。 并且都为他绵延了后代,有了虽然年幼,甚至还有些顽皮,但是却颇为讨喜的孙子孙女。 这些家人,是他心中喜欢的。 同时....他在遭到劫难之前,还有些许的家财,不多但是够一家人生活。 即便是现在家财都被抢夺干净了,连儿媳都差点被抢走。 但是他好歹还是保住了自己的家人,而且还有城外的几顷算不得肥沃却也绝不算差的田垄。 有了这些,他的子孙后代还是可以从头再来的。 正是因为他有了家人作为挂念,有不管是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还是用什么办法置办下来的家业作为底气。 这是他们未来的希望和盼头。 有了这些,他才真的不想死,他还想多活两年,帮着自己的子孙做点什么,看着子孙在自己的膝前尽孝。 看着自己,能够帮着家里面度过这道难关!” “而这....就是他的软肋,也是臣....可以保证那焦野不会背叛的原因!” “这人啊,有了家眷,有了牵挂,就会有了软肋,自然就会被臣所拿捏。 所以各个家族培养死士要从小培养,因为要让他们无牵无挂,只有自己才是他们唯一在乎的人。 而当初臣初出茅庐的时候,也曾经为车骑将军建言。 而臣的谏言也的确是如此的,以官位作为利诱,让那边疆各地的官员将自己的子嗣送到京都长安当个人质。 从而逼着他们有了顾忌,便不敢轻易说出背叛的话语。 到时候这边疆再次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了什么混乱或者叛乱,甚至是外敌入侵。 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嗣,为了自己的后代,也会拼死力战的! 同时,对于这焦野也好,还是日后遇到了什么其他人也好。 能够用德行感化的永远都是君子,但这世间并非人人都是君子。 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说,掐住他的软肋永远都要比仅仅依靠德行更加的有用.... 虽然这并不好,但是却真的有用! 臣只是告诉了焦野一个道理而已,臣已经让人看住了他的家眷,他的儿子,儿媳,以及他的孙子孙女。 他若是真的因为臣的缘故出现了什么问题,日后这些人就会被送到向家保护起来。 亦或者臣还有命的话,一定会想尽办法为这孩子谋划些许家业出来,保证他家的一个未来。 但若是他坚持要和那些贼寇站在一起,臣或许不能不告而杀。 但这乱世之中,死伤十个八个的人,让几个孩子断手断脚,挖眼拔舌,最后这一辈子都生不如死还是很容易的。 有了臣这句话,他就是死都不敢背叛臣的,就算是死,他都要将自己的嘴巴闭得死死的才行...” 贾充的这些话,直到现在都是牢牢的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同时,也从这些话里面,贾充告诉了刘程一些道理.... 一些曾经刘冯和黄皓都试图告诉过刘程,但是却被刘程拒绝了的道理。 “人可能会不怕死,但是他却未必不怕疼。 所以威胁这个人说出我等想要说出来的事情,并不是用杀了他这么简单的事情。 那是下策之中的下策。 中策是让他生不如死,从而因为疼而松开了自己的嘴巴。 上策则是让他心中之人生不如死,从而让他心神松动,从而为我所用...” 这是当初宫中有些人想要吃里扒外,为外面的那些人充当眼线,将他的那位皇祖父的一举一动都告知了对方。 当那位大汉的太孙真正控制住局面之后,立刻就开始了对宫中之人进行清洗,血淋淋的大清洗! 而主持这件事情的就是黄皓。 当初的刘程就是随意乱窜见到了那些血腥的一幕。 无人安慰,刘程也并没有因为那些血腥而被吓破了胆子,只是因为那些事情。 他对黄皓才有了些许的疏远.... 不过在那件事情之后,刘冯便告诉了刘程这些话,似乎有意让刘程的心变得坚硬一些。 不过刘程不想听,也懒得动..... “《韩非子·喻老》中曾有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无论是当年一统天下,再造寰宇的老秦人。 还是高祖扫荡六合,逐鹿中原而建立下的我泱泱大汉。 真正的敌人从来就不是外面的那些异族贼寇。 他们虽然实力强大,但只要我等不服输,不犯蠢,依靠城池地利,依靠百姓人口,就算是委屈一段时间,最终胜利终将还是我等的! 我等王朝真正的危险从来都是内部,那些根本看不清楚的手段,那些不知道是敌还是友的家伙! 或许我等可以给自己穿戴上最坚固的甲胄,给自己配置上最锋利的刀斧。 甚至可以有足以碾压天下的勇武和能力。 但是太孙永远都不能做到...在一口剧毒的饭菜之下,还靠这些保住自己的命....” 这是自己在闲来无聊自己翻看典籍的时候,刘冯对自己的解释。 但是那个时候,刘程满脑子都是“孔子当年给道上立下的规矩”,所以对于这些话那就是左耳朵进去了,右耳朵立刻出来了。 压根就没有在乎过。 说起来,当初刘程之所以会如此想法,其实也是托了他那位从来未曾谋面的曾祖父的关系了。 或许是因为当今的那位陛下刘冯不喜读书,而如今的那位太子也不是很喜欢看书的缘故。 这宫中的人还没有发现,原来...这宫中很多典籍之上,都有着自己的那位曾祖父的诸多见解和评价。 而这评价....足够惊世骇俗! 对,就是刘程之前说的那些。 所谓论语,就是孔子当年带着三千弟子,给春秋道上立下的规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