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终导致了天下大乱,从而让这各方诸侯都开始了混战。 那个时候,常山郡因为地处冀州和幽州的边缘,不单单是公孙瓒和袁绍交战的地方。 而且这常山之人也有着满腔热血,想要在这乱世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 而赵云,就是这常山郡的领袖,这一点...其实赵云和马台也算是有些共同之处了。 两个人的出身其实都相当普通,甚至可以说都不怎么好。 但是他们都是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在这乱世之中寻找机会站了起来。 只不过赵云凭借着的是他的本事,他的勇武,还有他的一腔热血和赤城。 相反,这马台则是抓住了他所能够抓住的所有机会,以及他的义气! 双方都不能说自己崛起的办法要比对方如何。 在这乱世之中,能够抓住机会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而赵云和马台又完全不同,因为两个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相比较于马台热衷于将自己的地位变高,相比较于马台的所作所为,赵云其实做出来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他成为了常山义勇军的统领,也在所有人的呼喊和期盼之中带着那些义勇军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常山郡国。 最后...他进入了幽州,来到了公孙瓒的身边。 让常山郡义勇成为了公孙瓒会麾下的一支兵马,一支利刃! 而在他来到公孙瓒面前的时候,曾经得到了这么一个问题。 “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这是公孙瓒的嘲讽,那一刻...或者说那个时间段,公孙瓒的插手没有得到冀州,反倒是白白便宜了那袁绍。 双方的兵力,势力,威望,名声都是天差地远。 不知道多少人嘲笑公孙瓒不过就是一个莽夫,完全不懂规矩的莽夫。 而赵云的投奔,可以说是冀州投奔他的第一人。 可公孙瓒,仍然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 那件事情,其实也说明了很多事情,让很多人在心中暗暗看明白了这公孙瓒的为人。 但赵云却没有翻脸,甚至没有反唇相讥。 而是用无比严肃的话语,朝着他说出来了自己的答案。 “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一声仁政之所在,便不惜千里奔袭而来,成为了公孙瓒身边的将领。 没有什么地位崇高,却也是任劳任怨,他的名声快速掩埋在了公孙瓒的光芒之下。 成为了他麾下普普通通的将领之中的一人。 但是...赵云却是从来没有过任何怨言。 这或许就是赵云在最关键的时刻离开公孙瓒,而没有任何人对他嘲讽的原因吧。 他是因为仁政而来,那么.....他自然也是会因为仁政而走。 这就是赵云,这就是赵云的...人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