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换个角度看生命-《景家有女初长成》
第(2/3)页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个人。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人的疾病都是因为自己不够修身养性,平时不生病的时候就起居无常,饮食不节,更不练功强身,身体内精血消耗却不知补养。”
“而我们学医者,更该明白这个道理,熬夜,暴饮暴食,过劳过累都会过度地透支自己身体的躯壳。所以刚刚看到大家的脸上多有疲状,我不由心生忧虑,学医者若不懂得为自己防治未病,又如何为病人防治未病?”
“医者不自医,不过是一些固步自封的落后者的借口,我们学医,就是要以最好的状态去保养好自己,才能让病人信任于我们,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景初的话落下,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景初朝他们笑了笑,接着说,“我们大学的中医教材,入门的科目有《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经络学》《针灸学》等,相信大家深入学医之后,就会发现这些科目集百家医书的精论。”
“大家知道吗?我自五岁学医,至今13年有余,从不识字的小丫头,到现在饱览医书名著,我深知学医者当融百家之长的重要性,其中《黄帝内经》给我的影响最大。”
“很多人都说《黄帝内经》是人体使用手册,就像车,或电器都有使用说明书一样。”
“我们都知道《黄帝内经》是天师岐伯与黄帝通过对话形式将医道讲述出来,书里传播的是千古养生的大智慧,是教人们如何正确使用身体,活得更健康长寿的方法。”
“书里的黄帝关注的是天下苍生长寿无衰,也让我们医者从中窥探到人体的使用手册,也是我们学医的第一步,把自己的身体保养好,才能再来谈事业、人生、财富……”
景初讲到这里,话锋一转,“那么如何把自己的身体保养好呢?”
“首先要饮食有节。《黄帝内经》里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我曾治过一个小孩,总是发烧不退,跑遍全华国都没有大夫能治好这小孩的病。”
“我看后给孩子施针去热,又开药给小孩把体内积滞的热消掉。本来小孩的烧很快退了下去,结果不到两天又高烧不退。我一问才知道,他的父母心疼孩子,在用药期间还不停地给孩子炖鸡汤熬排骨,他本身就是食积引起的发热,因为他们大量地给孩子进食又把胃肠堵塞,那我开的药也毫无用处了。”
“张仲景认为损谷则愈,所以小孩复诊时,我交代他的父母要调整饮食结构,就如孙思邈所言,若要小孩安,三分饥与寒。”
“这一观念,也在后世人们总结《黄帝内经》时提出了万病横生,年命横夭,皆由饮食之患。换句现代人的话解释,就是病从口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