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吴王的号召力-《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第(2/3)页

    实际上这些工匠目前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李恪所能给予他们的指导也是有限的,毕竟他所掌握的很多原理和知识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还是需要大家通过实践来不断验证和完善。

    “殿下,我有一些想法!”

    一名工匠站出来说道。

    李恪给他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后者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设想,“殿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在于提炼阶段,如果我们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加入几种材料,也许可以增强钢材的耐久度。”

    “你所指的应该是增加些如锰、铬一类的微量元素,让钢材中所包含的碳含量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吧?”

    这名工匠茫然地愣住了,过于专业的术语他并不懂,只觉得吴王殿下果然厉害得很,总是能人所不能。

    无论是铸铁炼钢、农业种植还是行军作战、商贾之道,简直是无所不通,惊为天人。

    大家的脸上都流露出仰慕之色,却不知道此时李恪细细回味刚才工匠的话,从中顺利得到了启发,他认为这完全值得一试。

    “就按照老赵的法子试一试,我觉得能行得通。”

    “好,殿下都这样说了,那就肯定能成功!”

    所有人都信心满满,要按照李恪的要求去改善提炼的方法,增加几种其他材料进去来增强钢材的耐久度。

    等他们风风火火去忙碌的时候,李恪巡视了一圈从工坊走出去。

    胡三将刚刚统计好的名册递了过来,并说道:“殿下,今天的名册上一共有八十九人,具体的资料都在上面了,不过听他们说过些天还会有人慕名而来,真不知道能不能从里边挑选几个年轻力壮的。”

    李恪说:“这方面我们也不能强求,毕竟这里的情况就是如此,眼下正是大量需要人力的时候,咱们得想法子变通一下。”

    “啊?这要如何变通啊,请吴王示下。”

    李恪正要告诉胡三怎么做,一个纤瘦的身影从远处匆匆跑了过来。

    “殿下,我想……我想加入建威营,可是淮阴大人不许,您能不能帮我跟他说说情?”

    来到李恪跟前的小子,是赛家老爷子的孙子赛牧,之前一直跟着李元芳学习本领,自从李元芳去长安后,他便一门心思想要加入建威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