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旧貌新颜-《岁月流歌》


    第(2/3)页

    “那我就代全校的师生谢谢你啦小田!估计也不要多少钱,石材,木材都是现成的,屋瓦没钱买就用山上的茅草,就差一点人工费用了。小田同志,你回去把我们这的实际困难跟领导多提提,拜托啦!与何家围子小学合并不现实,孩子们每天走不了那么远的山路。”

    王元初拱手拜托田组长,几个老师都有私心,谁也没有把与红石湾茶厂合作的事抖索出来。

    茶厂本来就是王世川的个人投资,和学校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能够拿提成,已经是莫大的情分了。

    如果让主管单位知道这事,说不定会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

    “老同学好不容易来一趟,在这吃个便饭再走吧!”

    小车老师见田组长走向一旁的自行车准备开路了,赶紧热心的挽留道。

    “是啊,留下来吧!我们搓一杯!”

    老张最喜欢喝酒打平伙,说话间已经取下挂在树上的猎枪,准备去峡谷那边猎点野味回来给午间的饭桌加道菜了。

    “今天不行啊!几个小学的奖状要送过去,上次老沙河涨大水,还要去石关小学看看,那边的校舍有没受到山洪的影响!”

    说话间,田组长已经跨上了自行车。

    今天他送升学奖金过来的,顺道看老同学,原本已准备好了喝红石湾小学的庆功酒。

    但害怕王校长再提出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只好开溜了。

    “老同学有时间去公社玩啊!王校长!老吴老张!再见再见!”

    田组长在自行车上与众人招手,然后一路扬长而去。

    两天后包工头谢师傅带领原班人马进驻红石湾小学,新建校舍的施工正式开始了。

    老车书记召集全大队5个生产小队的队长开了一个碰头会,决定施工队师傅们的一日三餐由各个小队轮流派饭。现场所需的零工,递石材抬木头、踹浆泥之类,也由各队轮流出工解决。

    红石湾小学的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未来,王元初校长这个外乡人都如此上心,他们这些土著居民当然更是责无旁贷了。

    一个月后两进出的校舍终于完工,石墙黑瓦木格窗户,青石地面杉木板门,已经透出了淡淡的书香气。

    原来的土坯老校舍也进行了修缮和加固,当做学校的仓库使用。

    王元初还特地让人隔出了几个空间,将来准备在里面养两头黑猪、几只山羊,娃们的实践课也有事情可做了,饲养长大后还可改善师生们的伙食。

    那个时候偏远乡村的中小学,半自给自足的日常生活还是常态。

    住校老师上课之余拾掇几垄菜园,饲养十几只鸡鸭,这一日三餐所需的荤菜和素菜就全都有了。

    新建校舍的格局安排是这样的,第一栋是三间教室、一间教师公用的办公室,还预留了一大间图书阅览室。

    50人可能是红石湾小学将来学生人数的天花板了,因为全大队的户籍人口就在那儿,还没有山外丘陵地区一个生产小队的人口多。

    所以三间小教室已经足够用了,还是原来的安排,一二年级合用一间教室、三四年级一间、五年级单独使用一间。

    后面一栋是生活区。一间集体厨房,一间孩子们住校使用的大通铺,还有四五间在校教师的独立宿舍,连将来新进老师的宿舍都预留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