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货贩子(一)-《岁月流歌》


    第(2/3)页

    “你好不容易大老远从内山驮出来的,钱都让别人赚去了多不合算!世川,我们自个卖!赶县上的大集!”

    卫兰知道丈夫饿坏了,赶紧转回厨房。

    半盏茶的功夫,一海碗焦香四溢的鸡蛋炒饭和一碟大蒜炒腊肉,就上桌了。

    “自个摆摊不合算吧?这么多的货十天半个月可能都卖不完!去掉旅馆费、车票钱、在城里的一日三餐,也就不赚多少了!”

    一杯烧酒就着热腾腾的腊肉下肚,王世川满身的疲惫一扫而空。

    “哪要那么长时间!狗蛋爹妈前几天上城了,听他们讲城里的农贸市场一天到晚人挤人,都是买卖东西的!他俩带去的几百斤山芋干,一个上午全卖完了!我们这正宗的内山山货,肯定是整个集市里独一家的生意!到时候肯定不愁卖!”

    卫兰欢喜道,一边给丈夫的酒杯斟满烧酒。

    这几年每个冬天做粉丝卖粉丝,打着大青山娘家“粉丝老卫”的招牌,练摊的本事比成子爸强多了。

    “是这个情况,呵呵。这山货生意要是上路了,咱家就在城里开个山货夫妻店!我负责进山货收山货,你负责练摊卖山货!卫老板,今后就有劳你啦!”

    王世川茅塞顿开一般,开心的举杯敬媳妇。

    “我俩都出去赚钱这个家不要啦!这些牲口、田里的庄稼、大成子还要上学,旺孩也不能老是放在奶奶家!世川,生意上的事情我只能帮你一两回,以后还得靠你一个人!”

    卫兰不客气的接过丈夫酒杯一饮而尽,红薯酿成的七毛冲子酒劲十足,呛得她连声咳嗽了起来。

    这个“粉丝老卫”家的闺女,还没摆脱家庭主妇的思维,更没有明白钞票可以解决一切的道理。

    在进城练摊卖山货的事情上,夫妇二人达成了统一意见。但另一桩事情又摆在了他们面前,交易的时候拿什么盛装山货。

    那个时候集市上还没有塑料袋,城里人去市场买菜全都提个竹篮。

    蜂蜜、山茶毕竟不像粉丝,一截麻绳就能提走了。

    不给顾客提供盛货的家伙,这生意还是没得做啊,怎不能让他们手捧着回去吧。

    王世川和卫兰想了半宿,才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蜂蜜本来就不多,可用竹筒盛装。去大青山成子外婆家砍一根毛竹回来就够用了,红石湾小学的娃们用的就是这个法子。

    茶叶只能用旧报纸来盛了,像供销社正月间包扎拜年用的红糖那样。

    量大的客户,王世川也可以推着自行车送货到家。

    松菇是干货好办,买菜的提篮、布包袋子就可以提溜走了。

    王家成同学傍晚放学归来,见到爸爸就哭天喊地的嚷着要转学去老爹的学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