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山陵崩-《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朱秀怒叱:“陛下圣意,谁敢违抗?”
柴宗训胳膊被紧紧拽住,走几步就要回头朝朱秀看去,瘪着嘴可怜巴巴,谁都看得出,他并不喜欢身边这个陌生女人。
再也没有历史的辙痕可供他轻松沿着轨迹前行。
符金菀呆滞了一瞬间,那个躺在龙床上的冰凉身躯,曾经是她无比爱慕的对象,也是令她无比失望痛恨的对象。
符金菀满脸愠怒,本想发作,可见韩通也瞠眼瞪着她,才不甘心地后撤几步。
赵匡义皱起眉,满眼狐疑,第一反应是朱秀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昝居润干笑道:“自然是奉皇后懿旨。”
予可以让赵国公出宫前,见上尊夫人一面。只是宫里琐事繁多,赵国公不便久留,还望见谅。”
张永德也深深看他们一眼,半闭眼养精蓄锐。
“陛下醒了!”
这是何种大公无私的胸襟啊~令人钦佩!
这个时候陶谷也顾不得撕破脸,怒气冲冲道:“陛下分明留下遗命,让赵国公辅政,在场之人听得清清楚楚,我看是你们装聋作哑,不想承认!”
赵匡义缓缓收刀,阴戾目光在朱秀和张永德之间徘徊,这二人不除,朝廷终将难以稳固。
符金菀大怒,赵匡义微微摇头,示意她冷静些。
不得已,吴延祚才对昝居润使了个眼色,昝居润慌忙道:“我、我去请几位宰相过来”
二人相视一眼,张美干笑道:“还是照料陛下为重,我等身负皇恩,不敢轻慢!”
刹那间,朱秀脑袋嗡地轰鸣一声,一片空白。
柴宗训乖乖依偎在朱秀怀里,小声道:“我知道了,父皇要去见娘亲。”
犹豫了下,符金菀淡淡道:“赵国公且安心,尊夫人乃予娘家亲姐,令郎也是予的外甥,她们娘俩住在宫里,予自会派人妥善照顾。
朱秀又追问道:“陛下不在京,按规矩,升任正四品环卫将军,应当由枢密院和兵部联合勘验告身,然后由两位以上宰相附名,最后交陛下批准。
符金菀道:“既然如此,就准赵国公所奏。”
赵匡义脸色青红相交,暗暗咬牙恼火,却又无从反驳。
可如今,朱秀就跪倒在陛阶下,向着一个难以服众的太后下拜。
遥想去年,符彦卿还带着她亲自登门去造访朱秀,请求他推荐自己入宫。
“赵国公还请放尊重些,不可对梁王无礼!”符金菀冷哼道。
符金菀在背后看得有些不是滋味,柴宗训从未跟她如此亲昵过。
此刻的柴荣,眼窝深深凹陷,面如土黄,空洞无神的眼珠子吃力地转动,直接忽略符金菀,朝韩通颤巍巍伸手。
期间柴宗训就睡在龙床旁的软塌上,哭闹了几次,还想趁着符金菀不注意,溜到朱秀身边,却被王继恩奉符金菀命令紧紧看管住。
这些人敢矫诏篡立皇后,就是为了打着皇后旗号抢夺权力。
柴荣眼瞳睁大,嘴巴半张,最后一个字却始终说不出来。
张美吴延祚等人跟着嚎啕痛哭,却只闻哭声不见落泪。
又怎么会容许朝廷上出现一个总摄朝政的顾命大臣?
范质、王溥、魏仁浦、张永德也加入到骂战中,和张美、吴延祚、昝居润争执不休。
一瞬间,悲恸、惶恐、忧虑、迷茫诸多情绪涌上心头。
符金菀看了眼赵匡义,赵匡义微微颔首。
柴荣嘶哑着道:“范范质,王溥,魏.仁浦为何不在?”
张永德冷冷道:“我们哪里都不会去,就守在陛下身前侍奉。”
符金菀沉吟不语,余光瞟向赵匡义张美,见二人默许,才道:“此前京中有宵小作祟,予也是为百官安危着想,才让他们集体留宿文德殿。如今开封恢复太平,自然可以让百官出宫。”
韩通、张永德皆朝张美等人投去愤怒目光。
一直默不吭声的韩通嚯地站起身,冲那十几个禁卫怒斥道:“瞎了你们狗眼!赵国公、驸马乃是先后两任殿帅,伱们胆敢拿兵刃围拢主帅,难道想造反不成?”
“梁王,到本宫身边来。”
符金菀沉吟不语,赵匡义、张美、吴延祚三人凑在一起快速商议片刻,由张美说道:“赵国公也是为国家着想,臣认为太后可以网开一面。”
饭食是宫人送来,就连上茅房,朱秀和张永德也是轮流去,张美吴延祚等人也是如此,一伙各怀鬼胎之人,在大殿里枯坐一天一夜。
“放肆!身为宰辅,竟然如此粗鄙!”昝居润尖声骂咧。
但谁也不敢明说,还要装出一副绞尽脑汁为陛下治病的模样。
符金菀面无表情地缓缓跪倒,心里竟然有种解脱般的愉悦感。
“诸公,且听我一言。”朱秀咳嗽一声。
可是从今起,再也无人站在他身前,为他遮风挡雨。
“臣听闻,殿前都指挥使韩令坤、副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马军指挥使安守忠、武德使曹翰、殿前副都虞候王审琦等禁军将领,之前因为小过受到太后责罚。
符金菀本想带着柴宗训登上陛阶坐到御位上,谁知柴宗训紧紧环抱朱秀脖颈,用力摇头:“我要和师父在一起。”
朱秀深吸口气,擦干浊泪,拉着柴宗训跪倒在龙床前,用最戚然苍凉的声音高声宣布:“大周皇帝陛下,龙驭宾天!”
符金菀也难掩喜色,但又不好得表露明显,只能强忍住。
朱秀半跪在龙床旁,低声道:“陛下,梁王在此,臣在此!”
张美脸色一变,义正辞严道:“陛下遗命只让我等奉梁王即位,哪来的辅政一说?”
赵匡义不慌不忙地道:“几位宰相国事繁重,张相、吴留守和他们商量后,决定由范相公等人继续处理朝政,陛下跟前,就有我们来侍奉。”
直到柴荣倒下这一刻,朱秀才真切感觉到,压在他肩头的担子有多沉重。
忽地,一名御医惊喜呼喊,惊醒所有人。
梁王身边也缺个伴读书童,两个孩子年岁相当,正好作伴,予会命翰林学士们好生教导。
得意之下,符金菀差点就要答应朱秀的请求。
难不成,他还真是心灰意冷,想就此放弃官职权力,归家养老?
陶谷眼珠子滴溜溜打转,似乎悟出了几分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