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翰林放心,戚帅早就就料到了俺答部的南下,早已经做好了战备,这次定要让俺答汗吃个苦头。” 苏泽对戚继光当然放心,俺达汗的动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送走了吴惟忠后,苏泽对着徐渭说道: “青藤先生,你愿意去草原吗?” —— 次日,苏泽在办公时间来到内阁,求见高拱。 高拱放下笔,在内阁偏厅见了苏泽。 “往草原派遣使者?” 高拱皱眉,昨日军情送入宫中,隆庆皇帝向入宫的内阁辅臣们详细询问了北境的情况。 很显然,内阁已经预料到了,在得到俺答起兵的消息后,外朝文官会怎么讨论,所以内阁才觐见皇帝,提前打好预防针。 只不过这一次的预防针效果,似乎有些太好了一点? 高拱回忆起昨天面见皇帝时候的事情,隆庆皇帝似乎对俺答起兵,有些兴奋? 高拱说道: “今日外朝就有弃东胜之议了。” 这就是苏泽所意料的那样,文官集团的保守性,就是这么逆天。 东汉因为凉州羌乱的问题,群臣多次提议直接放弃凉州,这就是历史上的“弃凉之议。”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睿智言论,按照他们的理论,战略收缩到首都那就安全了。 复设东胜卫的好处内阁是能看到的,而戚继光搜套大捷,也扫荡了西北套虏的威胁,今年就是最好的时机。 如果因为这件事就放弃设立东胜卫,那实在是太遗憾了。 苏泽点头说道: “师相,现在不是打的时机,俺达汗也不是真的要打,此时遣使者去草原,稳住俺达汗,等东胜卫棱堡造好以后,俺答再攻就不是问题了。” 高拱点点头,他也赞同苏泽的说法,俺达汗这时候也不是真的要打。 但是作为草原共主,小弟被欺负了,俺达汗也要做出姿态来。 苏泽说道: “现在俺达汗不想打,但是到了秋天就不一定了,如果能派遣使团安抚住俺答人,利用这段时间将东胜卫棱堡修好,秋防就无虞了。” 高拱也被苏泽说服了,他点头说道: “这倒是个办法。” 既然双方都想要在秋天打,那不如派遣使者和谈拖到秋天再说。 高拱也接到了工部的消息,新炉炼钢的效果很好,如此一来,朝廷就可以直接在大同挖煤铸炮了。 到了那个时候,俺达汗再来,就要撞上坚固的东胜卫棱堡和猛烈的火炮,明军就可以用很小的代价赢下战争。 高拱又问道: “这使团人选呢?” 苏泽拱手说道: “弟子以为,王世贞可以担当此任。” 王世贞? 高拱惊讶的看向苏泽道: “他行吗?” 苏泽说道: “王弇州的父亲精通军务,历任东南和蓟辽军镇,王家有家学。” 高拱点头,王世贞的父亲王忬曾经官至兵部侍郎蓟辽总督,嘉靖三十九年被严嵩父子陷害被杀。 王世贞父丧丁忧归乡。 这样的家庭,王世贞从小也对军务有所了解,只是他在文坛的名声,盖过了这些。 戚继光也曾经在王忬麾下任职,王忬死后他还亲自去吊唁,他对于王世贞也有所交往,对他的军事能力也颇为欣赏。 苏泽又说道: “王弇州名扬天下,就连草原上都在传他的文章,俺达汗在板升收拢汉人,也有爱才的名声,他是不会杀弇州先生的。” 高拱也点头,外交这个工作就是这样,名声十分重要的。 外交官必须是威望高的人,最好是那种连敌国都敬重的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然,外交官背后的国家实力更重要,弱国无外交是古今中外的通理。 高拱原则上算是同意了苏泽的提议,他说道: “你上个奏疏过来,到时候让兵部议一下。” 紧接着高拱又看向苏泽问道: “你没有和赵阁老说此事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