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没人敢说子霖兄庸懒。苏二疏的名号已经连地方上都知道了。” 在场众人都被沈一贯的笑话逗着笑起来,“庸懒”是都察院访单上常用的莫须有罪名,可偏偏扣不到苏泽头上。 你说苏泽庸懒?那敢问这朝廷中谁是有能的?谁才是勤劳的? 苏泽的称号已经从苏一疏进化到苏二疏,更有好事者统计,苏泽自从成为庶吉士后,所上疏无一不许,奏疏成功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百! 如此恐怖的奏疏数量,如此恐怖的成功率,再说苏泽“庸懒”,大明官场就没有“勤能”的官员了。 紧接着,沈一贯又说道: “昨夜又发生了一件事,上了访单的孙翰林烧炭自杀了。” “啊?” 罗万化问道:“可是那位御史齐康求字不成,这次被都察院访单上写了庸懒的孙翰林?” 沈一贯连连点头说道: “正是那位孙翰林。” “哎,孙翰林在翰林院蹉跎了十几年,都没熬到出头的机会,如果这次京察被黜落,怕是要致仕回家了。” “也许是无颜见家中父老,所以烧炭自杀了。” 王家屏和张位听到这个消息,震惊的问道: “就算是京察不合格,也最多黜落地方,何必要烧炭自杀呢?” 沈一贯叹息一声说道: “翰林院中的这些老翰林,做了一辈子清贵的翰林,到了地方如何面对那些如狼似虎的胥吏,奸滑似鬼的差役?而且从翰林院贬出,就是由清入浊,到了地方上也被人看不起。” “孙翰林大概也是一时想不开。” 听到这里,王家屏和张位也沉默了,初入官场的他们,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官场的残酷。 沈一贯又说道: “说起来这件事,也牵涉到了子霖兄?” “我?” 沈一贯点头说道: “这孙翰林是烧炭自尽的,正是用了子霖兄在《乐府新报》上辨析过的炭毒。如今不少翰林都在为孙翰林鸣不平,又拿起子霖兄说事了。” 苏泽有些哭笑不得,这样也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孙翰林的遭遇,还是给众人极大的震撼,刚刚还欢声笑语的报馆公房内,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苏泽沉默了一会儿,走到书桌前提起了笔。 沈一贯疑惑的问道: “子霖兄,马上都要锁衙了,你还写什么?” 苏泽淡淡的说道: “我要上疏。” “啊?” 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 虽说内阁和通政司会值守到除夕,过年期间也有人值班,但那是为了处理军国大事和紧急军情的。 默认过了腊月二十,京师官员都开始休息,现在上疏? 沈一贯突然想起了苏泽“苏二疏”的外号,忍不住说道: “子霖兄,你还真要凑齐一个月两封奏疏啊?” 说完这些,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 苏泽跟着笑了一下,但是他很快就收敛笑容说道: “这封奏疏兹事体大,诸位还是不要附署了吧,若是有人问道,你们就说不知就行了。” 沈一贯和罗万化听到苏泽这么说,反而说道: “苏兄说的哪里话!你是要为孙翰林直言吧?这次都察院是欺人太甚了!” 王家屏和张位也点头,他们也为了孙翰林的死有点兔死狐悲,苏泽这样的风云人物大明朝几百年也没出几个,很多翰林都是庸庸碌碌的在翰林院混了一辈子。 如果这样也要被都察院刁难,那翰林院还有何地位可言。 但是苏泽却摇头说道: “是,也不是。” 四人围了过来,却见到苏泽已经写下了奏疏的题目—— 《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疏》。 这是什么? 苏泽写的很快,而四人刚刚看完开头,都惊骇的退后两步。 “子霖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