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皇帝还是有些下不来决心,他又问道: “小儿胡言乱语,开港通商就能赚钱吗?” 朱翊钧却说道: “当然能!” 被儿子这幅笃定的态度给逗乐了,隆庆皇帝问道: “你且说说,为什么能?” 朱翊钧说道: “父皇,儿臣看过报纸,苏师傅在海国记里说,红夷之主就是造船通商,成了海内巨富,建造了一座黄金的宫殿!” “蛮夷都能,为什么我天朝上国不能?” 隆庆皇帝自然也是看《乐府新报》的,不过他没有细看过《海国记》。 “把《乐府新报》拿来。” 李芳很快就将《乐府新报》拿来,隆庆皇帝翻开报纸,找到了涂泽民所写的那篇《海国记续》。 “果真如此。” 隆庆皇帝又看署名,这不就是当年上书请求开关的涂泽民吗? 原来是他写的啊,他在福建主持开港通商,那他写的内容应该是可信的。 也许可以试试? 反正苏泽的奏疏,通篇都没有讲对倭贸易。 在登莱开一个小港口,然后看看结果? 要是真的和苏泽所说的那样,可以给朝廷带来大量的收入,那也不亏。 如果最后不赚钱,言官攻击得凶,最后将这个港口关闭了就是。 一想到这里,隆庆皇帝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那就交予户部议一下。” 冯保心中明白,张居正执掌户部,让户部议一下,就代表皇帝是同意了。 隆庆皇帝又问道: “按照张师傅的意思,在登莱设置市舶司,关于这个市舶司太监,你们可有得力人选?” 显然隆庆皇帝问的,就是身边的李芳和冯保。 太监都是皇帝的私臣,任用市舶司太监这种事情,完全就看皇帝自己的心意。 皇帝只是随口问,李芳仓促之间却也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冯保则早就已经盘算好了,他直接说道: “尚衣局张诚办事利落,去年采买龙衣就是他办的。” 新皇登基,都要派遣宫里的太监去江南采买龙衣,也就是制作龙袍。 隆庆皇帝想起去年张诚去江南,确实办的干净利落,才买的龙衣也合身,于是点头说道: “那等户部议定,就派张诚去。” 李芳看向冯保,他自然知道这个张诚是冯保的干儿子,但是面对冯保的扩张,李芳却有些无奈。 没办法,谁都知道,冯保是储君的大伴。 所以那些年轻太监,也更愿意投靠冯保。 这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而是皇权继承的这条暗线决定的。 当然,李芳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在伺候隆庆的间隙,他找来亲信小太监,将今天翊坤宫的事情带话给司礼监三把手陈洪。 陈洪掌握内承运库,今天冯保自己专门来送奏疏,显然是绕过了陈洪,侵占了原本属于陈洪的利益。 —— 一名中书舍人,找到了正在史馆编报的苏泽。 “陛下御批了奏疏?张阁老请我去户部?” 这名中书舍人名叫夏炜,是在张居正身边办差的两房舍人。 当司礼监将皇帝御批通过的苏泽奏疏发还内阁的时候,包括张居正在内的三位阁老都无比震惊。 张居正甚至已经做好了长期说服皇帝的准备,却没想到苏泽的奏疏如此轻易的就通过了,甚至皇帝都没有让阁部议事,就让户部去直接办了! 张阁老都如此的惊讶,可上书的苏泽却这么淡定,夏炜只能认为这位苏翰林的养气功夫实在是了得。 “那就有劳夏舍人引路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