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赵思礼沉默了片刻:“按理说,应该是这么回事儿,但是,先帝在世之时,他偏偏就这样做了,又有谁能够阻挡得了呢?” “老朱自己立下的规矩,却说话不算数,那他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 赵宁儿的一席话,把赵思礼问得哑口无言。 “所以说,老朱说话也不靠谱,如果马皇后在世的话,肯定要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说允熥不够英明神武吗? 凭什么立庶不立嫡?” 赵思礼叹息了一声:“现在说那些都没有用了,朱允炆已经做了皇帝,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如今,朝廷内外形势很复杂: 朱棣驻守北平,虎视眈眈。 虽然他这一次退兵了,但是,我想这只是暂时的。 他终究还是要杀过来的。 朱棣的三个儿子也很了不起,尤其是他的次子朱高煦,力大如牛,善于骑射,有项羽之勇,带兵打仗,那是一员虎将。 陛下宠幸齐泰和黄子澄,这二人强烈建议陛下削藩。 齐泰主张直接削燕王的藩,黄子澄却主张先削五王的藩,尤其是周王朱橚。 朱橚是朱棣的亲弟弟,占据中原,实力雄厚。 所以,黄子澄说削周王的藩,就等于断去燕王的左膀右臂。 说起来,朱橚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他读了很多书,同时,先帝在世之时,对他十分器重,格外加以培养,曾经把他留在凤阳,进行军事训练三年。 先帝曾多次当众称赞他是诸王的楷模。 所以,此人也不容小觑,也正因为他在中间挑头,所以,陛下才被迫将朱允熥关入锦衣卫的大牢之中。” 闻言,赵宁儿双眉挑动:“虽然朱橚文武双全,但是,他骄横跋扈,太过张扬,做了许多不法之事,像这样的人没什么好可怕的。 倒是那个朱高煦,听说他十分厉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