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未央宫,昭阳殿。 黄河水清的事情让刘协感到颇为烦心,所以在让法正等人下去查清情况后,便来到了甄宓的住处用晚膳。 同时也是为了舒缓一下烦闷的心情。 但是看着甄宓为他准备的一桌子的丰盛饭食,刘协却没什么食欲。 “陛下您怎么了?是饭菜不合胃口吗?” “要不要让御膳坊重新做?” 甄宓见到刘协都没怎么动筷子,于是开口问道,美眸中有探询之色。 刘协收敛思绪,摇头道:“没什么,朕只是在想一些事情罢了,吃不下饭。” “陛下在想什么?” 甄宓闻言越发感到好奇了,她很少看见刘协这么忧心的模样,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刘协倒也没隐瞒她,坦然说道:“今年黄河河水变清,很有可能是上流的河川枯竭所致。” “若真是如此,那么今年黄河沿岸上千里都将遭受大旱,两岸无数百姓都将要受灾。” “朕忧心啊。” 甄宓闻言也不禁动容了,水患旱灾,这是任何朝代都会感到头疼的事情。 百姓在土地中刨食,一旦发生水患旱灾这种不可抵抗的天灾,很容易就会让百姓们颗粒无收。 若是朝廷赈灾不力的话,那么百姓大批死亡、尸横遍野是必然的事情,进而会令国家震动。 而所有灾害中又以旱灾为最,发生旱灾后千里赤地,代表着百姓们将全年无收,这对于朝廷来说有巨大的压力、极易产生动乱。 此外黄河沿岸有很多的百姓居住,一旦黄河出问题,影响将极大,难怪刘协会这般忧心。 甄宓继续问道:“那陛下可有应对之策?” 刘协微微点头,说道:“朕已命人去黄河源头去查询了,并且做好调粮备灾的准备。” “希望这只是朕多虑了吧。” 听闻此言,甄宓伸手握住了刘协的手,安慰道:“陛下不必过于担忧,会没事的。” 刘协笑了笑,没说什么,但是心中忧虑并未因为甄宓的话减少半分。 他的确是下令调粮备灾了,但今年若真的发生大旱,那受灾百姓将会是个庞大的数字。 对刚刚经历过战乱的朝廷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 “罢了,现在担忧也没有用,希望调查的结果能快点呈上来吧,最好是我猜错了。” 刘协心中暗道,然后收敛起这些心事,将目光投向了甄宓,问道:“爱妃,再过几日便是你的生辰了吧?” 甄宓眨了眨眼,说道:“没想到陛下还记得,臣妾以为陛下忘了呢。” 她今天本来想跟刘协提诞辰的事来着,想要刘协能够抽出一天时间陪她去郊区踏青,把孩子丢给吕玲绮带。 只是刚刚听说旱灾的事情,她就没有再提,不想因这事让刘协分心。 “朕怎么可能会忘?” 刘协笑了笑,随后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纸,递给甄宓并说道:“给爱妃的礼物朕都已经准备好了。” 见刘协竟准备了礼物,甄宓心中很是惊喜,伸手将礼物接了过来。 打开一看,这竟是一份画作,正是用素描的方法画出来的,画工极为精细。 至于画上的人,不是她又会是谁?。 除了这张画外还有一张纸。 上书《洛神赋》三个大字。 “建安五年,朕西归长安,途径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整篇《洛神赋》,洋洋洒洒近千字,辞藻华美无比,通篇皆是对洛水神女之美的赞誉之词。 甄宓只是读了几段便被深深吸引住了,尤其是读到“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段时,她更是红了脸庞,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速了。 “陛下,这篇赋……是在写臣妾吗?” 第(1/3)页